《幼学琼林》节选“卷一”

东方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属本,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南方之神曰祝融,居离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中央戊己属土,其色黄,故中央帝曰黄帝。皞:音浩。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和方位,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东西南北中及春夏秋冬相配,又和八卦及天干对应,他们的对应关系是:中央:戊己,黄色,属土。 春:东方,甲乙,青色,震位,属木 夏:南方,丙丁,红色,离位,属火 秋:西方,庚辛,白色,兑位,属金 冬:北方,壬癸,黑色,坎位,属水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晷:日影。日晷: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的仪器。

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用芦苇灰测量冬至时刻,是古代一种测量方法。在用布缦密封的房间内,放好测量用的律管,在律管的两端堵上芦苇灰,等到冬至时刻,阳气就会生长,将灰吹得飞起来。梧叶落:传说有一种金井梧桐,立秋时至,则落一叶。

上弦谓月圆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月光都尽谓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谓之朔,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十五日之称。望:月满之日,日在东方升起,月在西方落下,遥遥相望,故称望日。

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月之质为魄。 翌日、诘朝,言皆明日;谷旦、吉旦,悉是良辰。翌:明也;诘朝:平旦也。《左传》载:“诘朝相见”。谷:善。《诗经》载:“谷旦于差”

片晌即谓片时,日曛乃云日暮。曛:太阳落山的余光。

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曙:天将晓也。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馀:夜者日之馀,冬者岁之馀,雨者睛之馀。三浣:古代官员每十天发一次傣禄,休息一次,洗衣洗澡,称为一浣。三余:汉末董遇好学,对人说“学者当利用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

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膏:灯油。晷:日影。俾:音比,把。俾夜作昼: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俾昼作夜:形容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暄:温暖。指叙说天气寒暖之类的话。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寒年:寒冷的年份。燠岁:暖热的年份。皆不正常之年景。

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泰阶星:由六颗星组成,古时认为这些星分别代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庶人。泰阶星平正,天下就大治,称不泰平,后来写作太平;泰阶星斜则天下大乱。玉烛:古人认为烛龙之神主宰四季和白天黑夜,龙衔玉烛则时序调和。 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古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 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醉人为瑞:时闹饥荒,无人酿酒。如果偶尔有人喝醉,大家都认为是祥瑞之兆。莩:同殍,音漂,上声。饿死之人。另读作浮,一种草。

丰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 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夙:早。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除:去。 朝廷

【原文】

王皇为皇,五帝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于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日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注释】

王皇为皇,五帝为帝。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力:武力。假:代理,非正式。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诸侯:周代天下分为许多小诸侯国,国君称为诸侯。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尧、舜时实行禅让制,由贤人继承君位,到禹时君位传给了儿子。据《湘山野录》载:宋真宗问李仲容“何谓官家?”李仲容答“五帝时是官天下,三王时家天下,兼有五帝三皇之德,故称为官家”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宗藩:指与天子同姓的诸侯。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觐:拜见。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纶音:《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脖(左换纟)。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汉代后宫墙上多以椒涂墙,用以取暖避恶气,故后宫称椒房;在帝王殿前多种植枫树,故帝王所居之处称为枫宸。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日股肱。元首:头脑。股肱:大腿和胳膊。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爰:曰,称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演:长流。潢:水池。帝胄:帝王或贵族的后代。牒:册。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古人认为三星中的中星代表天子位,前星代表太子位,后星代表庶子位。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登嵩山,皇帝和身边的人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出现三次,被认为是嵩山山神显灵。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嫔、嫱是女官,媵是随从皇后陪嫁过来的女子。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姜后:周宣王的皇后,《列女传》载:周宣王晚起,姜后即脱簪请罪,曰“吾之过,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礼晚起”。宣王曰“吾之过,非卿之过也”于是处理政务很勤奋。马后:汉明帝的皇后。《汉书》载:马后穿素色衣服,饮食节俭,以作天下表率。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唐放勋:指尧帝。尧帝到华山巡视,华山封人祝愿他多福多寿多男子,称为“华封三祝”,后来成为颂扬人的祝颂语。放勋:极大的功勋,一说放勋乃尧帝之名。《汉书》载,汉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了四章颂扬太子德行的歌:第一章为“日重光”,第二章为“月重光”,第三章为“星重辉”,第四章为“海重润”。覃:达到,延及。 文臣

【原文】

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 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 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 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 礼都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 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都宪中丞,都御史之号;内翰学士,翰林院之称。 天使,誉称行人;司成,尊称祭酒。 称都堂曰大抚台,称巡按曰大柱史。

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宪台、廉宪,提刑按察之称。 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候,同知誉美。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廌[zhi]史,赞美推官。 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廌史、台谏,即知县之以称。 乡宦曰乡绅,农官曰田畯。

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

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妇人受封曰金花诰,状元报捷曰紫泥封。

唐玄宗以全瓯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谏臣之口。

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 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藩垣屏翰,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帮。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放曰阉宦;朝臣皆缙笏于绅间,故曰缙绅。 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尝合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 鱼头参政,鲁宗道秉性骨鲠;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 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 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

李善感直言不讳,竟称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贪,推之不去。 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裤;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

鲁恭为中牟令,桑下有驯雉之异;郭汲为并州守,儿童有竹马之迎。 鲜于子骏,宁非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

鸾凤不栖枳棘,羡仇番之为主簿;河阳遍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 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 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著。

【注释】

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震、离:匆拙В鸫矶剑氪砟戏剑弁蹙拖筇粢谎佣缴穑谀戏秸找煜隆T∪眨焊粝丛琛?/font>

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三台:三台星。三公:一般指太师、太保、太傅。郎官:帝王的侍从官。

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台:指三台星。铉:举鼎用的器具。铨衡:度量工具。

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都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周礼》中官职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