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一)

一、判断题

1.有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都不是单一要素。 ( ) 2.在位置公差中基准只有一个。 ( ) 3.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要求时,公差带形状是一个四棱

柱。 ( )

4.定向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还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 )

5.三基面体系中的三个平面相互是垂直的。 ( ) 6.径向圆跳动中,在测量时测量仪器可以在圆柱面上来回移动。 ( ) 7.径向全跳动与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一样,故含义也一样。 ( ) 8.基准选择时,主要考虑基准统一原则,再兼顾设计要求及装配要求。( ) 二、解答题

1.习题图4-1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

图4—1 销轴

2.习题图4-2所示零件标注的位置公差不同,它们所要控制的位置误差区别何在?试加以分析说明。

图4—2 零件图

3.在底板的边角上有一孔,要求位置度公差为Φ0.1mm,习题图4-3所示的四种标注方法,哪种标注方法正确?为什么另一些标注方法不正确?

a) b)

c) d)

图4—3 零件图

4.习题图4-4所示的零件,标注了两种不同的位置公差,它们的要求有何不同? a) b) 图4—4 零件图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二)

一、判断题

1.采用零形位公差,指在任何情况下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总是零。( )

2.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又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公差值只能从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一处得到补偿。 ( )

3.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应尽量选测量简单的项目。 ( )

4.在保证关联作用尺寸不超越最大实体尺寸的场合下,最好在选择公差原则时选最大实体要求。 ( ) 5.国家标准对位置度公差值直接规定了具体等级和数值。 ( ) 6.国家标准对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均未规定公差等级和数值。 ( )

7.用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测量形位公差时,理想要素要绝对精确,不能用模拟法获得。 ( ) 8.用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时,只能得到近似的测量结果。 ( ) 二、解答题

1.试按习题图4-5的形位公差要求填写下表 图样序号 采用的公差 原则 理想边界及边允许最大形位实际尺寸合格界尺寸(mm) 公差值(mm) 范围(mm) a) b) c) d)

图4—5 零件图

2.某种零件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经实测,实际表面上的九点对测量基准的读数(单位为μm),如习题图4-6所示,问该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是否合格?

图4—6 零件平面度测得数据

3.习题图4-7中的四种标注方法,分析说明它们所表示的要求有何不同(包括采用的形位公差原则,理想边界尺寸、允许的垂直度误差等)?

a) b) c) d)

图4—7 公差的标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