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正在消费升级

中产阶级正在消费升级

2亿中产阶级正在消费升级:愿为情绪氛围花更多钱 2016年09月04日15:48 2亿中产正在“消费升级” 在李雨眼里,从洗发水的故事就能解释什么是“消费升级”。

她是一位29岁、生活在上海的白领。青春期,在三线城市读书,家里很多年都用飘柔、海飞丝;上班后学会了海淘,代购一些日韩潮牌;现在她家浴室里的洗发水,大多是从她喜欢的微信公号推荐买的小众品牌。一瓶洗发水的价钱,从二十几块一路“蹿”到了两百多块,“只要效果好,为头发多花点钱完全值得”。

李雨是千千万万同龄白领们的缩影。2016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7.66万-28.6万人民币之间)人数从199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今日的2.25亿。

随着收入增长,他们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消费偏好开始与生活品质、情感因素、个性化和设计感相关,而不再那么重视价廉。用商品抚慰情绪,是消费主义对现代人的一个许诺,当人们跨过实用和低价的需求,开始愿意为情绪、氛围、生活品质花更多的钱,消费升级也正悄然发生。 2016年6月,麦肯锡一份名为《重塑全球消费格局的中

国力量》的报告指出:中国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日益相像,到2030年,中国家庭全年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比将下降18%,而“可选品”与“次必需品”的支出将显著增加。未来15年,中国将贡献全球消费增量的30%。

消费升级使得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卖场品牌开始经历寒冬考验,App和公号电商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1 “节节败退”的老品牌

作为旗下拥有玉兰油、海飞丝、舒肤佳、汰渍等诸多品牌的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从2007年到2013年,在中国的零售额每年的同比增长呈下坠态势:从20%跌至5%左右。

2015年年中,宝洁前CEO格拉弗雷(A.G.Lafley)表示,宝洁在中国的错误在于,管理人员都误认为这是一群“节俭的中产阶级”,“我们被困在市场中间了。消费者越来越高端,这意味着我们在往下走”。

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接替他的新CEO大卫·泰勒(David Taylor)2016年2月称,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令人无法接受”,并表示这家消费品巨头“正在所有产品类别上都节节败退”。

上世纪90年代,宝洁等跨国巨头开启了中国老百姓(50.320, 0.00, 0.00%)对日用商品的认知。在普通人工资只有千数来块的时候,用一瓶18块钱的海飞丝是一件有面子的

事,这一消费习惯保持了十余年,普通人家的浴室几乎铺满了宝洁、联合利华旗下的产品。

10年间,宝洁在中国市场有将近20%的销售额增幅,联合利华的增幅也有两位数。直到2010年左右,中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这两家公司也是被热抢的雇主,数百人的演讲厅被围得水泄不通,台上的公司高管夹杂着中英文的演讲处处透着骄傲和自豪。

然而,对传统日化大公司的第一波冲击很快来袭,它来自电商的崛起。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购消费者数量为4.13亿,高于美国的1.66亿,消费者的年均网购开支为1508美元。中国的B2C电商规模达6230亿美元,高于美国的5110亿美元,为全球最大市场。 天猫海外直营业务总监刘一曼在接受采访时说,最早从2013年开始感受到大公司对电商的重视,“和阿里巴巴对接的人从中国区CEO变成了全球CEO,包括宝洁、联合利华、雀巢等都来谈战略合作。”

如今,从电商、海淘,到新崛起的微信公众号营销,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大公司曾用“电视广告+超市卖场”圈住的庞大消费群体正在面临解散。

渠道之外,人们的购物冲动也变得更加随机,不再是单一的功能和价格诉求,不再迷恋大品牌,购买动机可能来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