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舒小林等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03期

摘要

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1年数据以贵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2006-2011年贵阳市旅游产业(除2010年外)和生态文明城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高,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逐步向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优化趋势发展,贵阳市旅游产业和生态文明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滞后型和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相互交替出现,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①统筹好城镇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城市;②加强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和监测,运用规划、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促使两者向着最优协调状态方向发展;③加强旅游产业与大数据、文化、科技和生态服务业等蛙跳型产业的融合,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问题,夯实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城市;耦合模型;协调发展;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3-0082-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3011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城市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聚集区域,是人类文明的高度体现,―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过去60年,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每十一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是旅游岗位[2]。2013年,中国入境游客达到1.29亿人次,国内游客达32.62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5.17亿美元,国内旅游总花费达26 276.12亿元[3]。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文化传播传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利用与保护影响深刻,旅游发展方式直接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相关[4]。 1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和重要场所,其与旅游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第一,关于旅游产业与城市(镇)化的关系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①徐红罡[5]、杨昌鹏[6]、高楠[7]等认为旅游与城市(镇)化存在互动关系;②Mullins[8]、刘晓鹰[9]、陆林[10]、汪德根[11]等认为旅游推动城市(镇)化发展的作用明显,钟家雨等[12]运用面板数据研究认为,旅游业发展会对城镇化带来显著正向影响;③徐洁[13]根据国际旅游收入和城市化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国际旅游收入和城市化无关联的结论。但是,有关城市(镇)化推动旅游发展研究较少,杨亚丽[14]运用时空动态分析法研究认为,城镇化是国内旅游发展一个结构性驱动。Hanqin Qiu Zhang[15]认为城市化对酒店业发展有影响;第二,关于城市旅游与生态环境、文化、交通等城市单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研究,如王辉等[16],翁钢民等[17],耿松涛等[18]分别对大连市、秦皇岛和副省级城市的

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王迪云等[19]、王永明[20]分别以长沙和西安为例,对城市旅游与城市文化、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第三,关于旅游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如王兆峰等[21]研究了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杜傲等[22]、罗文斌等[23]对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进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耦合模型和熵权TOPSIS法。

此外,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申振东等[24]、马道明[25]、何天祥[26]、王家贵[27]、秦伟山等[28]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和测度开始关注,测度的方法主要是现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判断,模糊评价模型等。

综上所述,学者们注重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城镇(市)化或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之间的关系开展各种积极、热烈的讨论,而―生态文明城市‖更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如何判定和促进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尚感缺乏,如果不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将会导致决策信息不对称,无法有针对性地扫除生态文明城市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城市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本文将以贵阳市为例,借鉴物理学中耦合模型对判断和促进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协调关系机理分析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29],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30]。根据说文解字,协,众之同和也,调,和也。协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

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31]。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3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生态文明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组成的复合有机系统,它具有人地关系和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舒适、生态优良持续、经济运行良好、社会文明有序等特点[28],―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为基准,以全面提升居民持久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的维护和利用效能,进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27]。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尤其是旅游产业所倡导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等旅游方式,因此它更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社会、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同一层次的经济与经济、文化与文化、社会与社会、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协同的关系,类似于上述的耦合协调现象,本文分别称之为经济耦合协调、文化耦合协调、社会耦合协调和生态耦合协调,如图1所示。 2.1经济耦合协调

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产业支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生态文明城市空间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城市产业文明。第一,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性大、乘数效应明显、产业基础宽、拉动就业面广、投入大的特点,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引领其他产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城市提供产业支撑。第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一是通过旅游产业融合集群,实现旅游产业内部、旅游与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产生―双重效益‖,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旅游开发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逐步提升城镇第三产业比重,促进生态文明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第三,随着人们出游目的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资源也呈现出多元化、遍布性、多层次和开发的全面化趋势,可以构建网络化城镇系统,使生态文明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化、城乡经济、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聚集众多的发展要素资源、提供完善设施和丰富的客源市场。第一,由于生态文明城市具有完备的微观聚集主体、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发达的基础设施和最低的聚集障碍,因此,旅游产业在生态文明城市的集聚具有比较利益优势和竞争优势[13]。第二,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而且提供娱乐、文化、商业、金融、工业、生产服务、交通中转、公务政务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第三,生态文明城市拥有一定数量城市居民,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市民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稳定的客源。 2.2文化耦合协调

从旅游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城市文化发展看,首先,旅游开发使人们认识到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财富,促使人们主动地挖掘、整理、保护、建设、创新、发展城市文化。其次,借助旅游之形、市场之手,旅游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科学、文化、历史等知识的普及,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再次,旅游形象将生态文明城市的无形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产品、旅游消费商品,实现生态文明城市文化的形象化传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