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评(10月27日——11月3日)
打开虚拟现实的想象空间
科技创新总是孕育着变革的力量。而当5G和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或许能够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戴上VR眼镜轻轻触动手柄,就可以远程遥控130公里外的矿用推土机,控制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利用5G无人机和4K高清传输技术巡查输电线路,同时还可以监控电塔情况……步入虚拟现实产品和应用展览现场,这些科技感十足的应用让人大开眼界。今年被视为5G商用元年,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虚拟现实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和通用信息平台,正在攻克长期存在的数据存储、传输等技术难题,解锁更多应用场景,给人们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技术是虚拟的,但产业发展却实打实。近年来,我国在虚拟现实产业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4.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8.3亿元,而这一数据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54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95%。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带来了创新活力的充分迸发,推动中国成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创业最活跃、市场接受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超过5000个虚拟现实线下体验店、占据全球70%以上的高端头戴式VR终端生产份额……蓬勃发展的虚拟现实产业,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注入了强劲动能。
谈及对世界VR产业大会的直观感受,不少媒体同行用“火热”二字形容。的确,座无虚席的主论坛会场、吸引众多选手报名的VR电竞大赛、体验新产品时排起的长龙,都在告诉人们虚拟现实技术到底有多热。而这份热度也生动诠释了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在虚拟现实领域涌现出大批优秀企业,江西南昌借助VR产业实现“换道超车”,这样的发展实绩,印证了这样的判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前景仍十分光明。这样的信心从何而来?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科技创新释放出来的微观活力。
在虚拟现实产品和应用国际展区,第一次参加世界VR产业大会的德国公司DronOSS带来的无人机飞手培训系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来自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集中亮相,是此次世界VR产业大会的一大亮点。相较于去年,参加今年世界VR产业大会的外籍嘉宾,比上届增加了40%,参展的外企比上届增加了30%,数据的变化见证中国在发展虚拟现实产业上秉持的开放姿态。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在开放中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在开放中共享发展机遇、创新成果。在这一点上,中国不仅有真诚的态度,更有务实的行动,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就是有力的证明。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澎湃,谁能够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谁就能勇立潮头、引领变革。逐步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拓展了人类感知能力,改变了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不可错失的机遇。抓住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进步的机遇,我们有充足的能力把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好,更有充分的信心用高质量发展点亮更加智慧、美好的未来。
地铁“扮鬼妆”:虽然法无禁止,但边界意识不可缺
11月1日是“万圣节”,近年来,万圣节有不少人选择直接带妆乘坐地铁,引起其他乘客反感甚至恐慌。近日国内多地地铁公司或警方发布提醒称,请勿化“恐怖”妆面或装扮“鬼怪”乘坐地铁,或在地铁场所搞“行为艺术”,以免对其他乘客造成不适和恐慌。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因穿奇装异服,化鬼妆,在乘坐地铁被拦截的事情屡见不鲜。去年
1
11月,一位穿着哥特装的网友在广州地铁体育西站被保安以“吓人”“奇装异服”为由拦住不让进站。还有今年3月,一名女网友在微博发帖称,当天她去广州萧岗地铁站乘坐地铁,因妆容问题被要求原地卸妆。
对于此事,有些网友表示了对地铁站的理解,但有的网友表示这是个人的自由,甚至指责广州地铁,“是不是需要素颜”,“戴假发和墨镜会不会当做恐怖分子”。
笔者以为年轻人喜欢新潮,追求个性这无可厚非,穿奇装奇服、甚至化一些浓妆也是个人的自由,但是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个人自由更应该是有边界,有底线的。这一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二也不能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扰乱公共秩序。
也许有人会说:“并在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说地铁乘客不能穿奇装异服上地铁,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确,就目前来看确实还没有哪个城市出台条例明确禁止这样的做法,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其背后隐患的理由,因为它很有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权益,扰乱公共秩序。
首先,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观、评判标准,对于奇装异服、化浓妆来说,有些人或许可以接受,但也有人可能就无法认同,特别是老人很有可能会对此产生不适,还有小孩也有可能被“吸血鬼”“僵尸”等恐怖造型吓哭。这样一来很容易会引起旅客之间的纠纷、争吵,干扰到地铁的正常运行,以及公共秩序,比如在2018年万圣节期间,网上出现了“‘僵尸新娘’上地铁遭大叔怒骂”的视频,便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人人都有猎奇心理,一些新鲜事物也很容易抓住人们的眼球,当人们看到一些年轻人身着奇怪的装束,在地铁里摆拍各种造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难免会走上前去围观拍照。要知道地铁客流量大,是人员密集场所,倘若人人围观,这会不会发生拥挤、踩踏事件?会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安全事故呢?不能不引人担忧。
人们总说“法无禁止即自由”,但笔者以为,法无禁止并且不会侵犯到他人利益,干扰公共秩序才是真正的自由。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的边界,比如可以在相关条例中写明公共场所的着装要求,明确禁止可能吓到其他乘客的奇装异服,让执法者的执法更有底气,更有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教育,让人们明白个人自由的底线和边界,明白只有守规矩,才能有“积极自由。”这正是:个性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职场新人“秒辞” 用人单位也应反思
随着新型就业平台和灵活就业模式的兴起,在一家单位“从一而终”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年轻人一旦感觉某些方面达不到预期,就马上辞职换工作,甚至出现刚入职就辞职的“秒辞”现象。近日公布的一项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3.0%的受访者坦言身边存在“秒辞”的年轻人。据观察,年轻人“秒辞”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54.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年轻人择业更关注自身感受。(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前两天笔者拜访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她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不仅拿到了很多大奖,且作品很受市场认可。问其成功诀窍,她回答了一个字:“守”。她解释说,择一事终一生,入行35年来就干了这一件事。她的老师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工艺美术大师,同样也是“守”,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择一事终一生”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在时间的发酵里干出了一番成绩。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不问具体情况,强求年轻人一辈子守在一个岗位、守着一件事情,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可是,刚入职就辞职的“秒辞”现象,也的确让人不安,尤其当其成为一种现象时,更是需要引起重视。
现在年轻人就业往往把兴趣放在前面,但职业与兴趣在很多时候是不能保持一致的。即便奔着兴趣而选择了一门职业,可是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兴趣本身也会发生转移。其实在现实中,与“爱一行干一行”对应的,还有“干一行爱一行”。这并非反对正常流动,也不是刻板地要求年轻人把自己固守在一个岗位,而是希望年轻人听听“猴子掰玉米”
2
的故事,认识到看似痛快的“秒辞”,可能会让自己“秒失”不少机会。
任何一家用人单位,恐怕都不希望看到职场新人“秒辞”,一些职场老人也会指责“秒辞”,甚至像九斤老太一样唠叨“一代不如一代”。不过反过来看,用人单位对“秒辞”就完全没有责任吗?面对已经变化的就业心理,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需要适度作出调整与适应。
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都强调上对下的控制和下对上的服从,这种控制和服从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工作,也不仅仅是工作时间。在这种管理文化下,很多职场老人有着“我们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心理,很少知道年轻人想什么、需要什么、忌讳什么。有人曾经讲过,目前主流的管理文化,对于70后有用,对于80后也有约束,可对于很多90后已经失灵了。
社会的发展,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舒展。如果用人单位乃至职场老人,忽视年轻人多元多样的需要,还抱有传统眼光,固守控制性思维,难免会产生格格不入,这也会导致和加剧年轻人“秒辞”。不必讳言,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引导,但用人单位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进行理念的升级,不能再干刻舟求剑的事情了。
从军运会看到不一样的美
军运会充分展示了体育发展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它同时为体育、军人、和平的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机表达载体,让人们对于军人形象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这场“军人奥运会”将以“体育传友谊”,在军运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武汉霸屏了,晒武汉的夜景、蓝天、小吃、大街小巷、风俗民情……满满的都是作为武汉人的自豪和幸福,武汉甚至成了新的网红城市。而这一切离不开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撬动效应。
“办好一次会 搞活一座城”,武汉军运会再次向世人验证了体育大赛对于城市品质提升的巨大作用。这就是体育对于生活的改变,对于人的改变。而军运会对于武汉的改变,不只是看得见的道路更整洁畅通了、交通设施更完善了、体育场馆更多了,看不见的还有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体育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塑造。
在国际环境依然充满不稳定因素的当下,中国作为东道主,为世界奉献一届高水准的军运会,无疑是为推动世界和平作出的重要贡献。就像本届军运会的主题口号“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所昭示的,这场“军人奥运会”将以“体育传友谊”,在军运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众所周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并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性体育组织。因此,军运会也是与奥运会、大运会齐名的全球综合性运动会。中国在先后承办了2001年北京大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今年终于迎来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军运会。这不只是让中国承办的世界大赛版图趋于完整,也让中国举办世界大赛的能力再次得以体现,同时让世人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以竞技水平和关注度看,军运会或许和奥运会、大运会尚有差距,但军运会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比如武汉军运会设置的五个国际军体特色比赛项目——空军五项、军事五项、海军五项、跳伞和定向越野,以及游泳大项中的水上救生,将军人的日常和体育竞技紧密结合,让世界军人“止戈为武”,战场不见赛场见,无论是其象征意义还是真实场面,都让人耳目一新。
体育的发展应是多元的,军运会充分展示了体育发展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它同时为体育、军人、和平的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机表达载体,让人们对于军人形象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让人们看到不一样的美,得到不一样的感动。举个简单的例子,军运会赛场观众席上的兵哥哥和运动员互敬军礼,这样的场面每一次出现,都会让观众心生尊敬甚至鼻头发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