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木质结构【珍藏版】

中国古建筑木质结构【珍藏版】

这座廡殿安装到这,七架梁出场了,总共四件。七架梁是我们这座廡殿的大梁,下衬随梁,架在前后金柱之上。

在清式建筑中,几架梁称谓的通常解释是在它之上有几根檩,七架梁的意思是它的上面共有七根檩。我们这个七架梁上方的七根檩是:金檩两根(直接由七架梁承托),下金檩两根,上金檩两根,脊檩一根,加起来正好是七根檩。

七架梁上两头的榫卯形状有个特殊的叫法,半圆弧叫檩碗;中间不通的部分叫鼻子。见下图:

这个鼻子不是为了出气用的,形状可能是名称的来源,强度可能为第一考虑。

七架梁底部和金柱的馒头榫结合。上张七架梁的安装到位的视图:

七架梁安放到位后,拿进我们这座廡殿的老檐垫板-长短不一、位置不同的十六件。

檐面位置的十件老檐垫板,都有和七架梁配合的关系。有的一边,有的两边,顺着檩碗底部的直槽滑下,落在老檐枋上。 檐面靠两边上的老檐垫板,除了和七架梁配合外,另一边和

角上的金柱配合,受金柱上开槽的限位,坐落在老檐枋上。 山面上的老檐垫板,两头顺金柱上开槽滑下,坐落在山面的老檐枋上。

给个老檐垫板安装到位图:

老檐垫板之后,拿进金桁,共十四件。随安装位置的不同,长短和榫卯形状也各异

金桁四角是十字卡腰榫,山面压檐面相配;山面的金桁坐落在金柱和老檐垫板之上,檐面角上的金桁一端担在角上金柱头,一边担在七架里昂的檩碗圆槽,落在老檐垫板上。 山面位置两金桁交接处燕尾榫相连,与金柱上馒头榫相配合,坐落在老檐垫板上。

檐面两个金桁相接用燕尾榫,和七架梁配合时,鼻子部分削去半圆,平面相接,圆柱面卧在檩碗中,落在老檐垫板之上。 给个金桁装好后的视图:

到这本来这回就该结束了,可当初读书建模时有些困惑。就是装平这层金桁、老檐垫板,到底要和金柱、七架梁怎样的榫卯配合;金柱的高度是不是同样的?几经周折,才找到现在的这种自认为是合理的解释。因为没有实际拆装测量的经历,也没有看到实证和书证,只是一种个人的探解,多上几

个视角的图,请行家指正了。

下图左为七架梁右位山面金桁,面对檐面内视:下图为面对山面内视:

下图为面对一角内视:

下图中隐去了老角梁以便对比一下金柱的水平不等高。 七架梁和金桁上要安装的件是金顺扒梁,在我们这座廡殿结构中有四件。

金顺扒梁和金桁结合的一端为下圆弧;和七架梁结合的一端复杂一点,有和七架梁上凹槽结合的矩形柱面,有为和七架梁柁墩配合预留的燕尾榫;一侧还留有安放下金枋的燕尾榫。

下面给个金顺扒梁安装到位的透明视图:一端的圆弧和金桁的配合服帖舒服,一端的矩形柱面落在七架梁的臼槽里多方位限位,这个结构不用销钉就完成了稳固的就位。 金顺扒梁就位后,拿进八件七架梁柁墩。

靠两边和金顺扒梁有交代的榫卯结构复杂点,有燕尾槽和凹槽面。

给个透明的视图看看结合情形。噢,别忘了销子。 中间两个七架梁上的四个柁墩形状相同,左右两侧留和下金枋相配的燕尾槽,底部凿榫槽,用销子固定在梁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