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小学生作文现状亟待改变。提起作文,不仅学生发愁,教师更是犯难。同时我们也发现,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那样的杂乱无章,随意性很强,缺乏系列和层次。也许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的小练笔与五六年级阅读教学中开展的小练笔竟没有多少差别。小练笔有时只是一种点缀,只是为了避免别人批评课堂上学生没有动笔的机会。因此,要切实提高阅读教学中穿插的小练笔的质量,必须对各年段阅读教学中穿插的小练笔进行统筹策划,做到条理化、层次化,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小练笔的作用,真正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2、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需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如意。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灵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积累明显不足,入不付出的矛盾较为突出。而小练笔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相对于大作文来说,小练笔不受篇幅、命题的限制,灵活性强,训练形式多样,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更紧密,能及时地记录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素材、方法、阅读等方面为大作文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结合自身多年来中年级的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特申报此课题《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实践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和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1)中段:三年级

(2)小学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把握好这样三个重点: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发展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创新表达;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小练笔:本课题中的小练笔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充分挖掘课文中与生活中可供练笔的训练点,进行的一种习作训练。相对于一个单元一次的“大作文”来说,小练笔不受篇幅、命题的限制,灵活性强,训练形式多样,与阅读教学和学生生活结合更紧密。

三、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 现代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理念精髓是关注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倡导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联系之中,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文化,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的惰性,增强知识的弹性,促进知识的远迁移。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意义。建构主义课程观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研究

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通过小练笔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写作机会,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2、小练笔训练形式的研究

研究在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如何见缝插针、适时设练,进行小练笔训练,探索课内小练笔与课外小练笔的几种常用形式。

3、丰富学生写作的积累和储备

扩大学生生活范围,使他们走向自然,深入社会,进入网络,去观察、去体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增加人生阅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整个课题研究期为一年。 第一阶段:准备立项阶段

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有关资料,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明确研究方向,起草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请专家论证,修订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研究材料的积累,探索出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汇总各阶段性研究报告,收集分类各种原始资料分析研究课题的过程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写出结题报告,汇编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工作。

研究的方法 :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和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和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它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

2、案例研究法:案例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针对一个真实的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事件的记录与再现、反思与探讨,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性事例。案例研究法即通过教育教学中一些案例的研究,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探究教学规律,获得研究成果。

3、观察法: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

一手材料,以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4、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研究对象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案例、教学设计、论文等。即挖掘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小练笔的训练点,探索进行有效小练笔的训练形式、内容、操作方法、训练量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形成一些典型性案例,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与教学设计。

3、学生小练笔、学生作文。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学生的习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首先,由于随文练笔易于驾驭,即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有模有样,使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其次,随文练笔拓宽了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获得途径。学生除了从作文教学中获得写作知识,还可以从阅读教学中获得;不仅从教师那获得,还从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习作水平明显提高。

2、学生应用写小练笔的方法和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而且不同的文章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及时地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为今后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3、让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成功

传统作文,一般是一单元一次,学生从审题开始,继而选材,打草稿,修改,直至抄写,有一个较为漫长的写作过程。从教师方面来看,批阅一次作文,也需要很长的时间,采取的大多是延时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而小练笔,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每写完一篇小练笔我都给学生及时评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写作的成功与快乐。

(二)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教师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时间,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

(三)总结归纳出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 1、迁移仿写练笔

仿写是小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也是读写结合的常用形式。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很好地实现写作方法的渗透。。这些课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描写都向学生传递着最精彩、最准确的语言和方法,给学生比较合适的角度或适于迁移的局部进行模仿,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时机知道学生进行“小练笔”。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课后练习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