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一期末现代企业管理试题库及答案[1]1

(易)2、综合考评一般适用于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人员的晋升、职称评定等场合。( )

(中)3、工作行为考评一般适用于员工的工作成绩可以直接量化为具体标准的场合。( ) (中)4、领导者不关心工作任务,而只关心人,热衷于融洽的人际关系。此领导方式属于团队式的管理 。( )

(中)5、领导者高度关心工作任务,而不关心员工。此领导方式属于俱乐部式的管理。( )

(中)6、领导者既不关心工作任务,也不关心人。此领导方式属于任务式管理。( )

(中)7、领导者既关心工作任务,又关心人。此领导方式属于中间道路式的管理。( )

(中)8、领导者只关心工作任务,而不关心人。此领导方式属于放任式的管理。( )

(易)9、“经济人”假设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提出来的。 ( ) ( )

( )

四、简答题

(中)1、人员激励的原则是什么? (中)2、人员激励的方法有哪些?

(易)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中)4、企业激励行为通过那五个子系统来实现? 五、案例分析

(中)(一)北京市有一家企业,需要大学毕业生。在招聘新员工时,应聘者条件很低,只要能够解决户口、基本居住条件和基本生活费用问题,就愿意在企业长期工作,以报知遇之恩。但是当后来最初提出的条件都得到解决,同时也在企业学习了一些本事以后,他们又另寻高就。企业经营者对此大为恼火,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讲道义,然而又没有办法。

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由。(7分) (中)(二)选举风波

齐山市帐篷厂拥有300多名职工,连续4年利润超百万元。从初创的艰难起步,到现在达到并保持了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这一成绩主要应归功于副厂长兼党委书记王展志的努力,因为厂长身体长期不佳,基本上不管事。王展志现年50岁,年富力强,在轻工行业工作了20多年,在领导和同事中间留下了踏实肯干的印象,多次被评为省级劳模。

(中)10、“自我实现人”假设是人际关系学派提出的观点。

(中)11、“社会人”假设是现代行为科学提出的观点。

1992年初,他被调任为齐山市帐篷厂副厂长,实际上挑起了负责全厂的重任。上任之初,他狠抓产品质量,勇创品牌,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在目前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他意识到设备落后是本厂发展的最大障碍,遂四处筹集资金500万,准备引进新的生产设备。与此同时,他还采取措施完善职工的生产、生活设施,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1998年初,厂长去世。主管单位齐山市轻工总公司认为帐篷厂的基础较好,王厂长又在企业界影响较大,决定在帐篷厂试点选厂长。经过征询厂领导的意见,并在车间和班组进行了摸底,总公司又于3月14日招标答辩前,特地选择了一位声望一般的工会主席和另一名副厂长作为“陪选”的候选人。3月14日,总公司领导信心十足,邀请了同行业准备试点的企进行观摩,还通知几家新闻媒体进行采访,以扩大试点影响。进行完竞选演说之后,王展志的心情是舒坦而平静的。对这次选举他十分有把握,以为这是板上钉钉的,在场的总公司领导也满意地和他握手致意。然而,宣布民主投票的结果时,却是如此出人意外:250名职工参加投票,三名候选人均不足20票,其余均为投外国明星、国内名人的废票。竞选委员会宣布本次投票暂停。事后了解得知,青年职工几乎全是弃权或乱投。

一位能干的厂长,为何得不到大部分员工的认可呢?是王厂长真的不胜任工作,还是职工中有其他的选择?

问题的根源在于:王展志的领导作风存在重大的缺陷。帐篷厂的青年职工反映,王展志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主观武断,碰到员工有错误的地方就大发脾气。他一天到晚都在忙着厂务,从不与下属沟通,不去了解员工的需要,职工虽然也知道王厂长是一心为了厂子,但在情感上很难与王厂长产生共鸣。有些职工由于受过王厂长的过火批评,意见很大,经常背地里发牢骚,这种人在青年职工中有一定影响。然而由于中层干部基本上都是由王厂长亲自提拔,他们对王厂长相当敬畏,所以员工的意见很难通过中层干部到达王厂长的桌面上。另外总公司由于帐篷厂效益独树一帜,因而从各方面都相当支持王厂长。而且王厂长在企业界由基层干到高层,对管理工厂很有自己的一套,各种规章制度、计划组织都严格而合理,职工的牢骚只能在私下场合引起喝彩,他们也不敢进行消极怠工。而职工认为这次选举是一个绝好的发表意见的机会,能引起总公司的关注,并希望能换一个工作作风不一样的厂长。

问题:

1、你是怎样评价王展志的领导作风?(2分)

2、为什么王展志会在干部与职工中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2分) 3、如果你是王展志,并继续担任厂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4分) 第五章:人员配备与领导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1分)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1分)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1分)。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1分)、招聘(1分)、培养、使用及组织(1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1分),激发其动机(1分),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1分)。 二、单项选择(每个1分)

1D 2B 3B 4D 5A

6B 7A 8C 9A 10 C 11 B 12 A 13C 14C 15C 16A 17B 18D 19B 20B 21A

三、判断题(每个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四、简答题

1、人员激励的原则是什么?(答对5个就可得满分)(1)以满足需要为基础的原则(1分)

(2)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原则(1分) (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1分) (4)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1分) (5)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1分) (6)公平合理的原则(1分)

2、人员激励的方法有哪些?(答对5个就可得满分)(1)目标激励 (1分) (2)工作设计激励(1分) (3)竞争激励(1分) (4)参与激励(1分) (5)信息激励(1分) (6)感情激励(1分) (7)教育激励(1分)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1)生理的需要(1分) (2)安全的需要(1分) (3)社交的需要(1分) (4)尊重的需要(1分) (5)自我实现的需要(1分)

4、企业激励行为通过那五个子系统来实现? (1)目标与成就激励系统(1分) (2)工作兴趣与体验激励系统(1分) (3)人际关系与互动激励系统(1分) (4)思想教育激励系统(1分) (5)物质利益激励系统(1分) 五、案例分析 (一)要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分) (2)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分) (3)加入激励机制(1分)

×

(4)让员工感觉有一种归属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1分) (5)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1分) (二)要点: 选举风波

1、你是怎样评价王展志的领导作风?

王展志属于任务型的领导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主观武断,碰到员工有错误的地方就大发脾气。从不与下属沟通,不去了解员工的需要。(2分) 2、为什么王展志会在干部与职工中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在干部中的评价:连续4年利润超百万元,达到并保持了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踏实肯干,多次被评为省级劳模。上任之初,狠抓产品质量,勇创品牌,筹资准备引进新的生产设备。采取措施完善职工的生产、生活设施,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1分)

在职工中的评价: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主观武断,碰到员工有错误的地方就大发脾气。从不与下属沟通,不去了解员工的需要。(1分) 3、如果你是王展志,并继续担任厂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1)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2分) (2)创设支持性氛围:人格平等、给予员工指导和建议、把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多采用正面激励手段。(1分)

(3)适度分权,实行民主治厂(1分) 第六章:沟通与公关 一、名词解释: (中)1、公共关系

(中)2、企业的总体形象 (中)3、沟通 二、单项选择

(中)1、CI战略即企业的识别系统,它是以( )为核心,强调视觉系统的突出设计,充分展示企业形象。

A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B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C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D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中)2、下级对上级的沟通属于( )。

A 上行沟通 B 下行沟通 C 平行沟通 D 斜向沟通 (中)3、上级对下级的沟通属于( )。

A 上行沟通 B 下行沟通

C 平行沟通 D 斜向沟通

(易)4、在不同系统的不同管理层次之间进行的沟通属于( )。

A 上行沟通 B 下行沟通

C 平行沟通 D 斜向沟通

(易)5、在同一管理层次之间的沟通属于( )。

A 上行沟通 B 下行沟通 C 平行沟通 D 斜向沟通 (易)6、属于公共关系媒介的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