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感染布病的家畜是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而且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2、人患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发烧、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牲畜患该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跛足或后肢麻痹,以及睾丸炎等症。该病名称很多,如波状热、马尔他热及地中海热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等。 3、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在我省主要是患布病的羊、牛为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而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则罕见。 4、布病的传播因子及传播途径

布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饲草等均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染给人或牲畜。 5、食用布病家畜的乳及其制品能患布病吗

能。因布氏菌常在家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乳汁中含菌。病畜乳汁排菌时间有的几个月,甚至可长达2年以上,如果人们饮食未经彻底消毒处理的乳汁及其制品,就会被感染。 6、接触布病牲畜的肉类能感染吗

能。布病牲畜的肉和内脏都有布氏菌存在,而且布氏菌可在生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因此厨师、售货员,在切割、清洗制作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易被感染。 7、皮毛加工和收购人员易患布病

布病疫区生产的羊毛、羊皮容易污染布氏菌,布氏菌在一般条件下能在皮毛上存活2--8个月,因而在接羔、育羔、剪毛的时候极易感染,对皮毛收购、销售及皮毛加工人员易被感染。 8、布氏菌的存活力

此菌对湿热抵抗力较低,加热55度2小时、65度15分钟、70度5分钟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 9、布病的高发季节

本病可发生于全年各个月份,我市布病以羊型为主,一般养羊的产羔季节多在春天,羊布病性流产多发生在1--3月,人间发病高峰在3--4月,尾随羊流产季节后一个月左右的潜伏期感染的人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10、患布病与性别、年龄及职业有关吗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感染布病,与性别、民族无关,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多少。因为青年人和中年人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病畜产品多,感染的机会就多,其发病率就高。 11、布病的愈后

人患布病后,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力,一般愈后良好。但有些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物,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甚至病灶纤维化后开成瘢痕,引起内脏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的变形强直,终生不愈。 12、布病防治的措施

主要采取畜间检疫、免疫、隔离、淘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人间主要是通过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人间自我防护能力。

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在疫区内对各种家畜进行检疫,凡检出阳性牲畜一律作为病畜对待,予以淘杀。 切断传播途径,因布病传播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必须加强对传播布病有关的主要因子的管理,如加强对皮、毛和乳肉等食品的监督管理;对屠宰场尤其是对分散个体屠宰业应加强检疫和监督管理。

保护畜群和易感人群。当前保护畜群最常用的方法是检疫、免疫畜群,尤其是免疫羊群和牛群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是指对有关职业人群和对发生布病流行受威胁的人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