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理解词义、句意
看考向、依考题、各个击破(三)——理解词义、句意
1.《考试说明》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其落脚点即为对语句的理解与鉴赏,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2.主要题型有两种: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考生要能够认识、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词句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效果的技巧。 考点 理解词义
词语含义,即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新的含义。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
[2016?北京市卷]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5?江苏省卷]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义。 [2015?广东省卷]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2015?重庆市卷] 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其他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指什么?
(2)文中以“×××”一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
分清类型,各个击破——理解词语含义的四个角度 1.联系作者意图,分层次
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思想主旨的词语含义往往比较丰富,理解时除了理解其在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外,还要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其深层含义。
2.联系手法,挖掘背后意思
理解运用修辞和写作手法的关键词语,需借助这些手法,挖掘词语中作者蕴含的意思,分析其起到的表达效果。 3.结合语境,明确指代内容
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可以是词、短语、句子,也可以是句群、段落。
凡是使用代词的地方,所指代的内容前后必有交代。阅读时要善于找到代词前后的交代,捕捉文章前后与之对应的信息,并注意整体意思的贯通,紧扣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解答时要通过理解上下文,再由近及远地捕捉相关信息,经过分析、归纳来推断确定词语的指代义。 4.分析语境,理解临时词义
有临时词义的词语要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例1 [2016?北京市卷]阅读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原文见本专题学案2[例1]),回答下面问题。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教你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已明确,此题是关于词义理解的选择题型。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可结合[答题技巧]中的角度来分析,不能脱离语境。
选项 文中对应
A “太斩劲了”出现在第③段,是观众高声喝彩的话语,和前文“美得很”同为褒义词,据________可知,此处________。
B “气韵弥漫”出现在第⑤段,由“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可知“气韵弥漫”指应该在____________中都有关于老腔的描写。此处解释________。 C “乡党”出现在第⑧段,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