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叶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概念
一、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指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说是“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劳动耗费: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活劳动消耗: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的有目的的脑力和体力消耗。
物化劳动消耗包括:一指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在投入生产过程中一次被消耗掉,失去原有形态,改变物理和化学性能,转化另一种形态和性能使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厂房、机器设备技术装备等生产工具的投入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逐渐磨损或失效,把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平均劳动量,逐步以价值形式转移到它所产生的新产品中去,成为新产品的一部分。
物化劳动占用:指生产工具和原资料、燃料、动力等在生产使用前有相当一段时间处于被占用(储备),形成物化劳动占用。
劳动力占用: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的数量。
有用成果:在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 例题5:劳动耗费是指生产过程中( )。 A.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C.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D.消耗和占用的物化劳动 【答案】C
【解析】劳动耗费: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相互配合,较全面地反映或说明与特定技术方案相联系的特定对象的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有机整体性指标。
反映收益的指标有产量、质量、品种、利润;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有投资、产品成本和时间等;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固定资金利用率;综合性指标有:静态投资收益率、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等。
一、反映收益类的指标 (一)数量指标 1.商品产值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 计算公式:商品=供外销的成品半成品数量×出厂价格+来料加工+工业收入 2.总产值
总产值=商品产值+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期末在制成品余额-期初在制成品结余额) 3.净产值
(1)生产法:工业净产值=总产值-各种物质消耗价值
(2)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其他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费用。 (二)品种指标
品种数、新产品增加和代替老产品百分数、产品配套率和产品自给率。 (三)质量指标
产品的质量:指产品性能、功用和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 产品质量特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
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产品合格率、等级品率、废品率 (四)利益指标 利润总额、利润率 二、反映劳动耗费类的指标
- 1 -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叶
(一)年总成本费用指标
总成本费用是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二)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的两种形式: 1.投资总额;
Kg?2.单位产品投资额; (三)时间指标
产品研制同期、项目寿命周期、工程建设周期、产品生产周期、新建或扩建、改建企业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的时间等。
三、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类的综合指标 (一)绝对的经济效益指标 1.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总产量/生产平均人数 2.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材料总消耗×100% 3.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生产实际使用的机器设备数/企业拥有全部机器设备数×100% 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使用的时数/机器设备日历时数×100% 4.固定资产盈利率
固定资产盈利率=全年盈利总额/年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总额 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年商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