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习题及答案.

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 )座。16.0

2、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 ,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 )。 美国

3、由于水多, 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 )。 英国

4、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 )。 澳大利亚

5、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水环境污染B.水生态破坏D.水资源短缺E.水安全风险 6、由降雨径流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A. 初期径流污染C.合流制溢流污染

7、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B. 错误

8、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 ) A.正确

9、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 A.正确

10、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 ) A.正确

11、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B.错误

12、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 C.降低地表径流量

13、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求将多少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 B.0.7

14、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什么指标作为控制目标( )。 D.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15、径流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城市或地区,其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可结合当地水环境容量及径流污染控制要求,确定什么指标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 )。 A.年SS 总量去除率

16、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执行道法自然,低影响开发理念,具体体现在( )。 A.对地形地势的尊重B.对水的尊重C.对表土的尊重D.对植被的尊重

17、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以及( )。 B.统筹建设C.因地制宜E.安全为重

18、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 A.正确

19、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各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 ) B.错误

20、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主要通过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来实现。( ) B.错误

21、对于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各地应根据当地降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径流污染状况、内涝风险控制要求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需求等,并结合当地水环境突出问题、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有所侧重地确定低影响开发径流控制目标。( ) A.正确

2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B.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3、城市化后对地下水影响正确的是( )。 C.地下水补给量减小

24、城市化后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城市化后径流系数增大

25、关于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特性,不正确的是( )。 C.确定性

26、城市化后,雨水径流以排为主的后果( )。

A.雨水混入污水排放C.水文循环通道破坏D.难以摆脱恶性循环E.管网建设成本提高 27、城市化对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降雨量B.渗透量C.径流量E.蒸发量

28、城市雨水汇水区的划分应遵循“自小向大,逐步递进”的原则。( ) A.正确

29、雨水汇水区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雨水径流管理,高质量的雨水汇水区划将直接影响不同海绵体的(蓄、滞、渗、净、用、排)功效。( ) B.错误

30、汇水区划分应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避免将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地段与低洼地区划分在同一排水分区。( ) A.正确

31、城市化对河流水文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使其流量增加,洪峰增高,峰现滞后。( ) B.错误

32、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 )。 A.10-20cm 33、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担负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且最大间距不宜超过,( )。 B.40m

34、下列雨水斗属于半有压式的是( )。 C.87重力式

35、一个立管所承接的多个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宜在同一标高层。当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其排水能力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该立管,但最低雨水斗应在立管底端与最高斗高差的( )以上。

C.2/ 3

36、雨水收集利用的适用条件( )。 A.有雨水回用需求C.汇水面径流水质较好

37、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与半有压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A.悬吊管无需坡度敷设,节省安装空间C.管道具有自洁能力D.使用寿命更长E.需要较小的管径 38、城市雨水利用的选择次序遵循“低质低用”原则。( ) A.正确

39、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应独立设置,严禁与建筑污、废水排水连接,严禁在室内设置敞开式检查口或检查井。( ) A.正确

40、虹吸式雨水斗设计流量可以超过产品的最大泄流量,雨水斗应水平安装。( ) B.错误

41、下凹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低于绿地50-100 mm。( ) B.错误

42、污染物生物净化的效果与入渗水在地下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则净化效果越好。地下水位距渗透面大于( )比较适合雨水下渗。 B.100cm

43、防洪调蓄的塑料雨水模块,其外围铺设透水性土工布,土工布外侧应有不少于( )碎石。 C.30cm

44、雨水渗透设施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 )。 A.3.0-5.0m

45、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的养生期间,行车速度限制在( )下,但禁止重型车辆和机械通行。 D.30km/h

46、径流峰值流量调节适用条件( )。

B.管网上下游排水标准不衔接C.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大 47、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控制要点( )。

A.严格控制配合比C.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不允许积水

48、透水砖砂石垫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是:砂石主要注重砂、石都不得有含泥的成分。( ) A.正确

49、透水性土工布铺设应满足保土、透水和防堵的要求,土工布外侧应有不少于20cm碎石。( ) B.错误

50、使用频率较高的商业停车场、汽车回收及维修点、加油站及码头等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 ) A.正确

51、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 A.正确

52、渗透管道之间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敷设坡度宜采用( )。 C.0.01-0.02

53、渗透管不宜设在行车路面下,设在行车路面下时覆土深度不应小于( )。 B.70cm

54、竖直渗透面的有效渗透面积按有效水位高度的( )计算。 D.1/ 2

55、关于克拉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