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重点
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民生为本,共享发展。 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左右。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2∶50.8∶39,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5.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6%,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初步建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方面,要力争建成西安至成都、绵阳至成都至乐山、成都至贵阳、成都至重庆客专以及成都至雅安、成昆铁路扩能成都至峨眉段、兰州至重庆等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至兰州铁路。5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700公里以上,运营总里程达到6250公里,形成11条进出川铁路大通道。
公路项目上,5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0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350公里,形成18条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
航空方面,要加快成都航空枢纽建设,建成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及新航站楼,加快成都第二机场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全省通航机场达到14个,全省机场直接通航城
市108个,航线150条。
规划提出,要强化成都主枢纽建设,建设铁路、公路、航空、地铁等多种运输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和多式联运的货运枢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加强市区地铁与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的衔接,形成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加强成都铁路调度中心和区域空管中心建设,努力把成都建成西部最大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能源保障 信息设施建设
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和低碳清洁能源的比重。优先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煤层气、页岩气、沼气等新能源。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优化用气结构,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气和城市公共服务用气。要积极建设充换电配套服务体系,满足电动车发展需要。
信息网络建设上,要加快西部通信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干线传输能力;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卫星通信等网络设施建设。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兴产业六大基地
大力建设国家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 :富士康(成都)基地、仁宝计算机西部制造基地、戴尔(成都)旗舰基地、纬创(成都)基地、联想计算机项目等。
同时,还要大力推进国家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等。 现代服务业
建设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新都物流中心等西部物流中心。打造成都服务外包基地园,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和成都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
旅游方面,要抓好成都国家旅游经济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包括大成都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峨眉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区等精品旅游区。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
要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方式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8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大部分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施“进
组”、“入院”和“到田”机耕便民道建设20万公里。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联户沼气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农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工程,完善沼气服务体系。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农民增收
全面开发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稳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扩大覆盖范围。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继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全域的规划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服务关联发展的格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以交通、水利、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健全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配置。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成都经济区
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要将成都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重大产业基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 城镇化
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加快培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