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神话传说著作权纠纷案
作者:卢国伟 郭晓普
来源:《检察风云》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因盘古神话传说在相邻的两县民俗研究者之间引发了一场侵权官司,在学术界引起了关注。2008年3月17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盘古之神》作者马卉欣,状告《盘古神话》作者张正等侵犯著作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四被告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万元。有关人士称,在国务院尚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的情况下,该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有标本意义。
痴迷研究盘古三十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神话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盘古开天的神话研究观点纷呈。今年62岁的桐柏籍著名学者马卉欣,孜孜以求研究盘古文化30年,先后三次自费到全国各地采风,在20个省、市、自治区搜集了大量珍贵资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过考察研究,马卉欣用“五把尺子”(即图腾意识、地理意识、民俗意识、祖先意识和活化石覆盖程度),鉴定了原始神话的原生地在河南省桐柏山,此观点得到了中国神话学界的认可。他还出版了百万余言的论著《盘古之神》和《盘古学启论》,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盘古的神话传说,其中60多篇来自桐柏县当地群众之口,被马卉欣视为珍宝。中国神话大师、中国神话学会主席袁珂先生,看到马卉欣所著《盘古之神》一书时,曾题词:中原文化,文化之根,采风寻根,寻到了根。2005年5月,桐柏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而马卉欣则被称为是“中国盘古第一人”。
怒告泌阳“抄袭者”
2006年8月,马卉欣因参加“国际神话学学术研讨会”到了泌阳,泌阳方面向每位与位人员发放了4本书,介绍泌阳民间的盘古文化。其中一本书为《盘古神话》,2006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印数4000册,两位主编分别为泌阳县文化局副局长张正和该县史志办副主任王瑜廷。与《盘古之神》相比,《盘古神话》的出版时间晚了13年,比《盘古学启论》晚了3年零5个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认真阅读和研究后,马卉欣发现,《盘古神话》中的大量文章系抄袭、剽窃《盘古之神》等,将故事的流传地区“桐柏”改成了“泌阳”,将“马卉欣”的名字换成了他人。让马卉欣气愤的是,《盘古神话》的序言中,竟然将“八子山”、“歪头山”等桐柏境内的地名,写成了泌阳县的范围。更离谱的是,两名故事讲述人刘中林和李明松在接受他走访后不久就去世了,而《盘古神话》所标注的讲述时间竟然是在两人去世之后。
2007年6月,气愤不已的马卉欣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将《盘古神话》的作者张正、王瑜廷以及《盘古神话》一书的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和印刷单位南阳寰宇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起诉至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判令四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35万元。
神话传说是否有著作权
2007年10月31日上午,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原告、被告双方围绕马卉欣对《盘古之神》等是否享有著作权,马卉欣及他的《盘古之神》等是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者、作品等焦点,展开了激烈辩论。
原告马卉欣及其代理人认为,《盘古之神》等书是自己将搜集来的民间传说,加以归纳、分类、整理、提炼等再创作后形成的学术专著,应享有著作权和著作权保护。被告为了达到“著书立说”使泌阳成为盘古神话之宗的目的,采取了“偷梁换柱”、“改头换面”、“掐头去尾”之术,硬是在自己的《盘古神话》作品中把桐柏的多处地名搬到泌阳,把盘古神话根源地桐柏县改为泌阳县。被告的抄袭部分,无论文章的风格,文章的遣词造句、语句、语调,还是时间发生的早晚,都是原告著作中的内容,而不是被告的创作,且被告并未注明出处,更未征得原告同意,没有向原告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被告张正、王瑜廷及其代理律师则辩称,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一定要具有独创性。而原告马卉欣作品里的神话故事,已在泌阳流传千百年,马卉欣只是根据讲述人的讲述,简单地把讲述内容变成文字,原告没有个人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付出,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本案被告在使用这些民间故事时,均注明了录音人和记录人,是引用而不是抄袭和剽窃。再者,盘古神话是广为流传处于公有领域的民间文学,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私有财产。原告的本次诉讼行为,是将公有领域的文化知识纳入私权保护范畴而限制公众的学习和使用的行为,是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相悖的。《著作权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此可见,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没有在《著作权法》中予以明确规定,至今国务院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规定,故原告的诉请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法院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