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1、天气(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天气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二是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下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降水有四种形式:即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4、人们迄今所记录到的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地球的雨极。▲

5、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6、气候的重要因素(降水、气温)

(1) 气温分布规律(测定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每天) 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

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

(2) 降水(类型:A 对流雨:赤道地区辐射强多雨;B 地形雨:迎风坡多;C 锋面雨冷暖空气交锋,降雨范围大。

分布:赤道地区多,两极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少。

(4) 迎风坡多雨,原因:暖湿润流被迫抬升时,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易形成降雨;背风坡少雨,因为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气蒸发,不容易形成降雨。(★) 7、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俄罗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9、地球自转的同时不停的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无论自转还是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

1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热带始终高温,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没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低温,有极昼极夜现象。☆☆ 12、 6月22日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纬23.5°(北回归线),越往北昼越长; 12月22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纬23.5°(南回归线),越往北昼越短; 3月21日 9月23日 春分、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泰安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12月22日;最长是6月22日。▲

13、 每年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14、 在北半球陆地(海洋)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南半球相反。

1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弱,因此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高,温度低;纬度低,温度高。

(2)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白昼黑夜接受太阳辐射不同――昼热夜冷;一年四季接受辐射不同――夏热冬冷,出现极昼极夜)产生五带。

(3) 海陆分布与气候(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降水:近海迎风多,内陆地区少,近海背风少)

(4) 地形地势与气候(气温:山上低,山下高,阴坡低,阳坡高。降水:迎风坡多

(3) 能运用气候资料(各月气温和降水表格或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温和降水。

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

1

(5) 人类活动与气候 A改变地面状况(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使气温趋于缓和。任意砍伐森林,则可使当地气候恶化。B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氯氟化合物)等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频繁(以及危及人类健康)。 C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地市,中心地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易产生热岛效应。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少雨 或者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部 开罗、 巴格达 16、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地区 典型分布城市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25°~ 冬季温和多雨。35°之间的大陆(雨热同期—东岸 —水稻)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东南部 上海 悉尼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10°N-10°S之间)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新加坡 雅加达 地中海气候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中国南部(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罗马、 雅典、 洛杉矶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0°N-23.5°N之间 孟买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终年温和湿润) (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非洲的中部 巴西高原 墨西哥高原 澳大利亚 巴西利亚 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伦敦 巴黎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 2

17、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北纬35°~ 55°之间的大陆东岸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岛屿地区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 北京、 哈尔滨 苔原气候: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0℃,降水少,蒸发弱。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代表性动物:驯鹿 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代表性动物:企鹅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少 南北纬40°~ 7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乌鲁木齐、 莫斯科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海拔高的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如: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等等。 18、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及步骤 步骤 判定半球 依据 气温 因素变化 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最冷月气温15℃ 最冷月 0—15℃ 最冷月 0℃以下 年雨型 确定气候类型 降水季节分配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最热月均温大于25℃ 最热月均温10—20℃ 最热月均温20℃以上 最热月均温10—20℃ 最热月均温0—10℃ 最热月均温0℃以下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寒带(极地) 全年酷寒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地区 无 判定所属温度带 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19、 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地形雨示意图。五带的划分图。地球公转示意图。☆☆☆ (五章) 目前,全世界60亿人,分别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20、 俄罗斯面积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被称为袖珍国。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00年底总人口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