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作者:张健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06期
摘 要: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落实和课堂是否高效,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败。本文着重探讨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学案;编写;使用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它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路线图。高中语文适当运用“导学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1.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学习目标的设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设置学习目标,不仅要考虑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等诸多方面。其次,学习目标的表述要规范。学习目标是学生个人各方面发展的预期目标,它是供学生学习参考使用的,可以表述为“学会……”“能够……”等。第三,学习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既要有总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也要有分步目标,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反馈。
2.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和梯度性。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或复习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问题设计是“导学案”的核心组成部分。课堂的预设问题不宜过难、过多,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数量。除此之外,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由易到难。所以,课改初期建议导学案问题设置宜偏简单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设置控制在一到两题之间,不要太多,课堂预设问题数量在三到五道题之间。
3.结合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释放学生潜能”的教学理念。但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引导、指导的主体,教师的学法指导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导。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学法指导的核心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如阅读现代文,教师可进行如下提示:略读或浏览,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并选出他们所在的位置。这是养成好的阅读理解习惯的关键步骤。 二、高中语文导学案使用的策略 1.教师要大胆“放手”,学生要自主独立。
教师要善于从几方面着手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一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教师应该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但并非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串讲。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在中高考中的地位告诉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二是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导学案是如何根据教材去设计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地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成果。在预习课上,教师应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但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使用“导学案”时教育学生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灵活处理生成的问题。
课堂因激扬生命而美丽,教学因问题生成而精彩。课堂要想不断有动态生成的精彩,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