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07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400303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50 实验(上机)学时:14 学 分:4

适用对象: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

理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学 管理学

一、教学目标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国内外会计学历教育公认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从事经济工作及会计从业者必修课程。本课程与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本课程必备知识。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奠定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引领学生由非专业学习转向专业化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现代会计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 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注意介绍会计工作的实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注意会计基础性知识讲授系统性、全面性;三是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其基本理论;四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由于课时限制,内部控制制度及方法和应用可以采取选讲方式;由于会计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进行专门职业道德培训,并通过四年专业课的学习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本门课程中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讲授可以简讲。

教学方法:本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因此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法之外,还应采用“教练式”的教学方式,以巩固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即教师不仅课堂讲授而且要亲自示范演练,学生不仅听课还要动手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尽量给学生简洁、直观、生动的画面,以提高学习兴趣;减少课堂笔记,以提高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实践教学:本课程讲授完毕后,安排10课时的教学实习,实际操作有关账证表的填制方法,全面把握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基本会计处理,为后续《财务会

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实践准备。

课后作业与自学: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教师通过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除第一次授课以外,每次授课内容要求学生预习,授课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并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和听课效果。

课程考核方式:作业和测验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闭卷方式)成绩占70%,总分100分。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章节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循环(一)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 第三章 会计循环(二) 账簿登记、调账与结账 第四章 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和成本计算 5 6 第五章会计循环(三) 财务报告 第六章 内部控制与财产清查 7 8 9 合计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七章 会计规范和会计工作的组织 会计学基础实习 复习 3 2 50 14 14 3 14 2 64 3 3 6 6 12 12 10 10 讲课 4 10 实验 其他 合计 4 10

第一节 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会计的定义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概述 2、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1、会计的职能

2、会计的目标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和会计方法 1、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 2、会计方法

第五节 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1、会计学 2、会计学科体系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概念,会计要素的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会计学的构架。

难点: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的考核要求: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过程 理解: 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学,会计学科体系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复习思考题

1、会计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2、如何理解和表述会计的定义? 3、如何理解会计的职能?

4、什么是资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5、如何理解会计的职能?

6、什么是负债?如何理解负债是资产来源的一个部分? 7、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哪些内容?

8、什么是会计的目标?简述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联系和职能? 9、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0、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为什么说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第二章 会计循环(一):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循环

1、收集有关经济业务的数据 2、分析各项经济业务 3、编制会计分录 4、过入有关账簿 5、编制调整前试算表 6、账项调整 7、编制调整后试算表

8、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 9、编制结账后试算表 10、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1、会计恒等式的含义

2、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3、收入、费用与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三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 1、会计科目的意义和作用 2、账户

第四节 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原理

2、借贷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 4、过账和试算平衡 第五节 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原始凭证及其填制与审核 3、记账凭证及其填制与审核 4、会计凭证的传递、整理与保管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会计循环为起点,认识会计核算的过程 难点: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课程的考核要求:

了解:了解会计循环的步骤,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并准确阐述会计等式 理解: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内容、借贷记账法及账户结构、会计分录及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填制

熟练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等式?它有哪两种表达方式?

2、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会影响会计恒等式的成立?为什么? 3、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什么是复式记账?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与单式记账比较有什么优点?

5、试述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特点。 6、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 7、会计凭证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8、说明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区别。 9、如何审核原始凭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