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习题集

流行病学习题集

B. 阿米巴痢疾 C. 乙型肝炎 D.伤寒、副伤寒 E.脊髓灰质炎

202. 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 A.终末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预防性消毒 E.化学消毒

203.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 A. 细菌 B.细菌芽胞 C.病毒 D.微生物 E.病原体

204.预防接种的时间一般要求: A. 在夏季 B.在秋季 C.在冬季

D.在流行季节前1—2个月 E.在流行季节前3—6个月

205.对大多数慢性病可施行二级预防,这是指: 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B.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 C.防止疾病恶化的措施 D.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E.促进康复的措施

206.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紫外线消毒

207.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 A. 预防接种 B.合理营养 C.消除病因 D.定期复查 E.保护环境

208.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 A.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B.丙种球蛋白 C.卡介苗 D.麻疹活疫苗 E.白喉类毒素

209.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使用的制剂? A. 免疫血清 B.免疫球蛋白 C.丙种球蛋白 D.麻疹活疫苗 E.血清抗毒素 210. 院内感染是指: A. 发生在门诊感染 B. 发生在住院感染 C. 发生在病房感染 D. 发生在手术室感染 E. 发生在医院感染

211.一位患胃出血病人,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血液,输血

后30天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该患者是: A.自身感染 B.住院感染 C.院外感染 D.院内感染 E.带入感染 212—214题

一位住院患者,住院15日后出现类似伤寒症状,病情较轻、发热38℃,腹泻,腹部疼痛,粪便培养鼠伤寒沙门菌阳性。该患者发病前这个病室有一类似症状患者,两人有食物交换。

212.该患者住院后所致感染是: A.院内感染 B.住院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传染 E.自身感染

213.属于哪一种感染类型: A.自身感染 B.交叉感染 C.院内感染 D.病室感染 E.接触感染 214.感染途径是: A.经手 B.医疗用品 C. 血液制品 D. 输液制品 E 经食物

215.某医院收入1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

喉杆菌。入院后发生白喉,这属于: A.交叉感染

流行病学习题集

B. 自身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人感染 E.以上都不是 216.医院感染的含义是:

A.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所有发生在医院内的细菌感染 C.医院内病人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D.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感染

E.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医院职工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

生的感染

217.医院感染员常发生的疾病是: A.肠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表皮传染病 D.泌尿道感染 E.外伤感染

218.发生医院感染时,停止收容新病人的时间是: A.该病最长潜伏期过去 B.该病员短潜伏期过去 C.该病平均潜伏期过去 D.该病常见潜伏期过去

E,观察一段时间没有新病人发生

219.判断某传染病患者是否为医院感染引起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期 B.临床症状期 C.病程 D.检查结果 E.潜伏期

220.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来源是: A.各种病人 B. 病原携带者 C.动物 D. 血液制品

E. 食品

221.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 A.衣物 B.饮水 C.手 D.医疗器械 E.食品

222.目前引起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是: A.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卡他球菌

223.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 A.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高 B.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

C.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 D.在医院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播散 E.在医院感染中人群的病死率很低 22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一般不包括: A. 经空气传播 B.经土壤传播 C.经接触传播 D. 经共同媒介物传播 E.经生物媒介传播

225.衡量医院感染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漏报率 D.时点患病率 E. 比值比

226.平时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不包括: A.加强消毒隔离 B.设立检验科 C.检疫

D.加强传染病管理

E.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

流行病学习题集

二.X型选择题

1.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些正确? A.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B.主要研究疾病的分布及病因 C.只研究传染病

D.研究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对策与措施 E.只研究非病人 2.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生态学研究 B.病例报告 C.现患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3.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现患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临床试验 D. 现场干预试验 E.病例报告

4.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包括: A.观察法 B.统计法 C.实验法 D.检测法

E.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5.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状况 D.疾病的物理诊断 E.病床检查

6.分析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有: A. 横断面分析 B.实验室检查 C.出生队列分析 D.临床试验 E.盲法研究 7. 发病率可用来: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探讨发病的因素 C.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D.提出病因假设 E.研究死亡的严重程度 8. 年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有: A.采用该年6月30日24时的人口数

B.采用该年7月1日0时的人口数 C.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 D.采用年初人口数 E.采用年终人口数

9.影响疾病种族与民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生活习惯与经济条件 B.职业 C.遗传因素 D.文化水平 E.年龄大小

10.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特点的因素有: A.病后免疫巩固的程度 B.预防接种的有效执行 C.人群的经济情况 D.暴露机会和方式的差异 E.季节性的变化 11.散发是指:

A. 较大地区内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的发病 B. 发病呈历年一般水平

C. 较大地区内年发病率未显著超过该地区前3

年该病发病的平均水平

D. 发病保持在历年一般水平的3—10倍之间 E.较小范围内的发病未超过其历年一般水平 12.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时可按: A.自然因素的差异来分析 B.社会因素的差异来分析 C. 行政区划的不同来分析

D.国家间、国内和城乡间的不同分析 E.地区面积的大小来分析 13.常见有爆发的疾病是: A.病毒性甲型肝炎 B.病毒性乙型肝炎 C.食物中毒 D.伤寒 E.麻疹

14.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有: A.获得与病因假设有关的资料 B.判断疾病的传染性 C.获得与流行因素有关的资料 D.掌握疾病流行规律和特点

E.可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15.在研究设计时,掌握背景材料的途径有: A.自己经验的总结 B.向有关专家请教 C.查阅文献资料 D.通过一次主题现场调查

流行病学习题集

E.实验方法更新

16.在爆发调查中,对假设进行检验,应当能证明: A.所有病例、实验室资料和流行病学证据与初步假设

是一致的

B.没有其他假设与该资料相符

C.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别 D.采取干预措施后效果不佳 E.暴露程度越大,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17.同源爆发的暴露时间推算方法有:

A.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

伏期,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B.最短潜伏期加最长潜伏期被2除

C.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再从最

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D.第一个病例发病的一个潜伏期 E.最后一个病例发病前的一个潜伏期 18.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早期发现病人 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治疗病人

19.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 A.抽样必须随机化 B.选好研究因 C.样本必须足够大 D.尽量选择发病率低的疾病 E.所选择的目标人群总人数不很多 20.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D.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

E.抽查比普查更容易设计 21.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A.随机数字表法 B.分层法 C.抽签法 D.抓阄法 E.机械法

22.单纯随机抽样的特点是: A.方法简便易行 B.样本代表性较差

C.每个抽样单位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

D.要求每隔一定数量单位抽一个样本

E.不适于抽样范围及工作量大的研究 23.病例对照研究时常采用匹配,匹配使: A.匹配的变量在病例和对照中的分布齐同 B.匹配变量的影响可予以研究

C.研究结果可能不归咎于匹配变量的影响 D.研究结果能包括产生选择的匹配变量的影响 E.使研究效率提高

24.病例对照研究中需要对照是因为: A.就可疑的病因因素与病例进行配比 B.追踪观察他们以确定其是否发生所调研的疾病 C.增大了样本,易于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D.可以对病例中某特征或既往暴露是不是不同于产生该病

例的群体中那些具有

可比性的无病者的特点或既往暴露进行 评估 E.通过对比,可估计暴露的效应

25.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比较的是暴露与非暴露两组 B.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是从果求因的 C.研究结果可靠,可用于验证病因 D.研究可用成组比较,亦可以采用匹配比较 E.常用于对工作假设的初步验证

26.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的病例,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应符合统一的明确的诊断标准

B.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 C.最好是新发生的病例

D.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 E.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

2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从病例的配偶或亲属中选择对照,

则:

A.工作易于进行

B.有利于研究生活习惯的影响 C.不利于研究遗传因素的作用 D.应答率较高

E.配偶对照对控制成年期环境的影响有利

2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从邻居或同事中选择对照,则:A.有利于控制社会经济地位的混淆作用 B.工作易于进行 C.与病例有较好的可比性

D.有利于研究生活习惯和个人嗜好的作用 E.有利于研究文化和职业等的作用 2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来源有: A.从医院病人中选择 B.从某特定人群中选择病例 C.从横断面调查得到的病人中选择

D.从在某医院住院的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中选择

流行病学习题集

E.从多个医院的住院病例中选择

3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有: 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B.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D.样本来源的人群的大小 E.要求的把握度

31.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的主要指标有: A. 比值比 B.x2

C.比值比的95%可信区间 D.人年发病率 E.灵敏度

3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B.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 C.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D.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同时出现 E.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

存在

33.在队列研究中,随访结局可指: A.发病情况 B.暴露情况 C.死亡情况 D.预期结果的事件 E.随机分组

34.造成失访的原因是: A. 观察对象迁移

B.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而不愿参与 C. 外出

D. 拒绝参加 E. 其他原因死亡

35.回顾性队列研究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原理上相似于病例对照研究 B.具有研究期短、出结果快的特点

C.必需具有完整可靠的研究对象,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

D.如研究对象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史不详,应有补救办

E.其应用较前瞻性队列研究更普遍

36.在队列研究中,暴露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般有: A.职业暴露的测定可以工种(暴露量)乘以暴露时间(工龄)

作为暴露剂量的估计

B.环境暴露因子应考虑工作、家庭、社会环境三方面的

综合作用

C. 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的因子可通过询问调查获得

D.与性格有关的因子可通过生理检查获得 E.属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因子可通过实验测定 37.队列研究随访的目的主要有: A.确定哪些人尚在观察之中 B.确定哪些人已死亡及其死亡原因 C.确定发病者经过何种治疗 D.确定终点事件是否发生

E.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是否有变化 38.队列研究应用的指征包括: A.有明确的检验假设 B.该病的发病率较低(5‰)

C.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 D.明确规定了结局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 E.可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

39.队列研究中的发病密度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适应于一个观察人数变动较大的动态人群 B.是表示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 C.没有时间单位

D.分子为一个人群在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数 E. 分母是研究人群中成员所提供的人时的总和 40.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

包括: A.比值比(OR) B.相对危险度(RR) C.特异危险度(AR) D.人群归因危险度(FAR) E. 标准化死亡比(SMR)

41.人群归因危险度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是评价暴露的社会效应的主要指标

B.说明在一般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中可归因于该暴露的部

分 C.与RR有关

D.与某危险因子在人群中的暴露率有关 E.受人群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42. 标准化死亡比(SMR)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当对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死亡率进行比较时,可用SMR B.当对暴露组的死亡率与全人群的死亡率进行比较时,可

用SMR

C.为了排除混杂。可用SMR作为效应测量指 D.当对SMR进行比较时,仍需进行年龄的标准化 E.常用于职业病流行病学研究中

43.在队列研究中,人年数的计算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A.对于固定人群,每一成员的观察年数是从观察开始直

至终点事件出现或研究结束

B.对于固定人群,总的观察人年数是每一成员的具体观

察年数的总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