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1 目的及范围

为做好公司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班组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创建合格优秀班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和辅助班组(同适用工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7009-2013)》 3 管理职能

EHS部负责公司各部门合格班组的竞赛评比监督管理工作;生产运营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合格班组的打分评比工作,竞赛结果在公司OA网或宣传栏予以公示,并报送EHS部审核备案。 4 管理内容

4.1班组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安全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地方,是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前沿阵地和落脚点。因此,公司要想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班组入手,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不但影响到班组的安全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状况。

4.2安全操作规程是公司贯彻执行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的具体体现,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安全操作规程是规范生产员工安全行为的最基本标准,建立健全合理、切实可行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利于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类事故。 4.3 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

4.3.1 班组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责任制文本,全班人员能熟知责任制内容,并能认真贯彻执行。

4.3.2 班组长对全班组安全工作要切实负起责任,能从本班组、本单位或兄弟企业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并对本班组各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预判,制定对策,保证班组成员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无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工艺规程的现象;本班组全年无轻伤以上工伤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无设备事故、无质量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发生轻伤以上事故扣全分。

4.4 班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危险源

1

4.4.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应依据本部门(工段)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性能、操作方法及工作环境制定,一般应以作业工序、作业岗位为基本单元,相同设备设施,且作业方式相同,可以合并。否则,应单独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

4.4.2班组应有与本班组作业岗位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岗位作业指导书文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岗位危险源、控制标准、操作中的安全方法和严禁事项,凡有重大或重要危险源的岗位,应有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措施。班组成员应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和控制方法,照章作业。

4.4.3推进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积极开展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逐步实行作业程序和生产操作标准化、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管理标准化、作业环境和工具管理标准化、安全用语和安全标志标准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标准化,不断规范班组安全生产行为,实现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4.5 班组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4.5.1班组员工应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自检,在此基础上,班组长应进行日常巡检和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4.5.2班组要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班组成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岗位作业指导书,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认真操作,切实做到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要把\三违\现象当作未遂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4.5.3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班组是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安全事故的前沿阵地。严格做到岗位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可靠;作业环境干净整洁,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做到定置管理,安全通道畅通,现场无不符合要求的临时线,操作间、更衣室卫生整洁;安全作业规范有序,不脱岗、不睡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全班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特种作业人员严格持证上岗。

4.5.3 班组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落实措施、人员和整改进度,本班组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本班组无能力整改的要及时报告给车间领导或安全员,提出整改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并作好整改记录,但在未整改前应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4.6 班组安全教育及其他安全活动

2

4.6.1 班组长应对本班组内的新入职员工、变换工种及复工人员按要求进行第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教育率达100%。同时,在公司组织的安全应知应会考试中,全班无不及格人员。各项教育要有完整记录。

4.6.2班组长应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评安全以及上岗宣誓的好传统,安全讲话地点在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班组成员在每次讲话前,都能对设备、工装、工具、设施、环境等进行检查和准备;讲话过程中,列队整齐站立,着装符合安全规范。

4.6.3安全讲话能做到“九结合”,即与当前的生产任务和生产变化情况相结合;与所从事的生产作业性质有何危险性相结合;与所使用的工装设备、设施、工具的安全状态和完好状态相结合;与公司、部门所组织的重点工作和活动相结合;与前一天的安全情况相结合;与本公司及其他单位的事故案例相结合;与季节气候、环境的变化情况相结合;与员工的身体状况、情绪及心态变化相结合;与班组、岗位所涉及或存在的问题相结合。

4.6.4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开展好每月两次的安全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安全活动的主要内容: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布置、检查、交流、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学习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作业规程等;分析班组内外事故案例,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结合本班组的作业特点、生产经营状况和危险源辩识工作开展事故隐患的预测、预控等。 4.7 班组应急能力管理

4.7.1重视班组应急能力建设,将班组应急工作纳入公司应急体系建设,将应急建设要求落实到班组。加大班组应急投入,配备必要的装备物资,完善应急保障条件,为班组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创造条件。班组长在突发事件应急情况下,要按预案要求履行现场指挥、决策等职责,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人员伤亡和事态扩大。

4.7.2班组要加强自身应急管理,在执行公司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现场处置方案,制定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班组成员职责。班组要结合实际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增强人员对设备操作、应急程序、应急职能的熟练程度,确保员工正确熟练使用应急装备、应急工器具、个人应急防护用品。班组要注重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对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进行完善,切实提高方案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