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资助程度。
第三章
1. 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利: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利。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变:中央银行展开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3.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4. 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5. 第一存款准备金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6. 第二准备金: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至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 7. 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8. 货币的经济发行: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肌货币发行。 9. 货币的财政发行: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10.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中央银行在货币发型师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量与发行准备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
11. 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代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来源:新发货币和回笼款)
12. 中央银行债券:为了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13. 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中央银行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第五章
1. 再贴现业务: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商业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2. 证券买卖: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中的一员,在公开市场进行证券的买卖
第九章
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即定的经济目标,而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 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所要达到的经济目标。
3. 中间性指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4.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5.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 又称权衡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依据对经济情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
6. 规则就是以一种可持续、可预测的方式运用信息的系统性决策程序。
7. 通货目标制规则(Inflation Targeting):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将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同时,通过一定的预测方法,对目标期的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得到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操作,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 8. 动态不一致性(时间不一致性):政策当局在t时按最优化原则制定一项t+n时执行的政策,但这项政策在t+n时已非最优选择。
十一章
1. 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到企业和居民,对其投资和消费等产生影响的过程。
2.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是指货币政策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和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3. 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指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即发挥效力的大小。
4. 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Time Lag): 指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即发挥效力的长短。
十三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1.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
2.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3.集中监管体制是指由相对统一的监管当局行使监管职能的一种监管制度。
4.混业经营体制是指金融机构可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在内的全方位金融业务的一种经营体制。 5.分业监管体制是指一国按照不同的监管对象,由不同的监管当局行使监管职能的一种监管制度。
6.分业经营体制是指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金融机构只能经营本行业的业务,不能兼营其他行业业务的一种经营制度。
7.机构监管:是只根据金融机构性质而不论其从事何种业务,分别实施监管。 8.功能性监管:是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监管。
9.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通过对金融业的监管维持一个稳定、健全、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
补充
1. 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 通货膨胀螺旋:大多数人预期到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如通货膨胀时期,个人要求工资提高,以保证实际工资不降低;银行贷款要求提高名义利率,以获得一定的实际收益率。这样通货膨胀一发生,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发挥作用。
3.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①济繁荣时,企业过度负债经营②经济衰退,企业为偿还债务, 大量低价出卖资产与商品③而企业盈利下降,债务负担加重;经济衰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