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麻雀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童话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谈话引入。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发了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好好的劝告。 第二段(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
1
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段( 19 ):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麻雀》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个段的段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二)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同时又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
(三)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1、创设情境: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
2、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2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异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气超过爱自己。 (四)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好好的语句。 1、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昊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2、 朗读,展开想象。 3、 谈感受,朗读。
(1)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2) 让我们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 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4、 学习第19自然段。 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创设新的情景。
2、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续写这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教导、救
普季克 妈妈
感激、悔
伤 吓 害 唬
大花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