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体验式教研的问题源头——记一次有意义的体验式园本教研【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探究体验式教研的问题源头——记一次有意义的体验

式园本教研

体验式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一种较行之有效的形式。它指根 据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通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 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进行内心的不断感受、观察, 最终体验到实践的真谛,获得较为有益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某些情感、 态度、观念等。 教研活动缘起:

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形式大多是先观察具体教学活 动,然后再进行课题组的研讨研究。通常活动是一位教师主教,其余教师 则是以参与研讨的身份者介入,存在问题有:

1、闭门造车倾向。有些研讨活动多以教师思考或言语交流为主,有些 是学理论和文章,有时关门思考,亲身操作或实践不够充分。

2、倦怠感倾向。教研活动进入一定的阶段,循环往返,总是一些实践、 学习等单调的形式,以及一些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的问题研究,使教师对 现有的教研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倦怠。

3、被动性倾向。教师主要自上而下,以要我教研的心理为主,探索的 积极主动性意识不够。特别是一些开放交流活动,往往成为一个人或几个 人的负担。

基于我园是以园为本试点中心园,又是以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因 此在每次的研讨过程中,我们都立足园本特点,通过与专家团队零距离的 交流和悉心指导,有效的利用资源,并积极发挥各个姐妹园的力量,不断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地在实践中进行改进。同时在活动中所有专家以及参与园所教师都积极以 亲历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教研活动交流变得丰富生动、轻松自然、 新颖有效。

一、探究体验式教研的问题源头

1、寻找来自教师的问题。我们利用集中活动的机会,提前把研究问题 交给老师,鼓励教师寻找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最大的困惑,然后经过梳理 达成共识,将实践中大家认为最棘手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保障问题来源 于教学第一线。

2、寻找较为新颖有效的解决策略。我们打破以往教研活动较为严肃、 单一的形式,调整创新活动的形式,使活动变得较有吸引力,让教研活动” 活”起来。

3、寻找支持、合作的研究环境。园本教研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 合,并不断扩大研讨范围。每次活动,除了专家、本园教师、还有 4-5 家 幼儿园参加。他们不仅是参加,更是参与其中。在活动之前,我们每次都 积极与专家进行商讨、预约、联系,请专家准备一些前沿的信息和理论, 并通知各姐妹园准备一些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使他们有备而来,以便于在 实践中不断撞击产生新的火花,形成一支积极参与研讨的教研团队。 二、活动案例与反思

实践中,我们不断寻找最佳途径,听取多方意见,变通活动形式。有时 我们是请专家进行微型讲座,再由课题组将准备的实践活动进行交流;有 时我们直接让全体教研者直接进入到实践中来,并以各幼儿园为单位分别 组织活动,把自己变成参与者、变成孩子,充分感受活动的过程,体验幼 儿的不同感受。 教研目标:

1、通过合作团队的共同体验、探究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把握园本教研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活动特点;

2、探索适合体验式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丰富其活动形式,增强吸引 力;

3、通过与专家及研究团队的火花碰撞,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提高 教研质量。 实践活动主要环节:

A专家引导,抛出探索话题的语言交流型探索:即事先与专家联系,请 专家就活动的主题内容介绍一些前沿性的理论和案例,并请专家抛出一些 问题让大家带到活动中,带着问题去观察研究。

B 教师集体直接进入的共同实践型探索:即教师充当幼儿,在实践中体 验幼儿的感受与特点。

C教师集体进入(包括专家)----教师退出、幼儿进入探索、教师观察--- --师幼共同进入的综合型探索:即教师先体验,再看看幼儿怎样活动,最 后师生共同探索体验。

案例:中班综合性探索活动《多变的塑料棒》 1、快乐探索

活动采用的形式就是教师先进入,再退出,幼儿进入,最后师幼共同进 入。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一人或合作多种方法玩塑料棒的的方法。 2.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大胆锻炼。 3.体验大家一起玩塑料棒游戏的乐趣。

教师操作:教师集体首先进入进行探索(包括专家)

具体玩法:1、击剑 2、打气 3、间隔跳 4、走独木桥 5、坐板凳 6、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