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

页眉内容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什么?

2.无机化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和前沿学科?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压定律,并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组分的分压与浓度间的关系为pi=ciRT,此关系式在第八章中应用较多。

2.记住R的取值和单位。在pV=nRT式中,R的取值与p、V的单位有关: 若p的单位为Pa、V的单位为m3,则R的取值是8.314;若p的单位为kPa、 V的单位为L(或dm3),R的取值仍是8.314。

3.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有何差别?实际气体的pV偏离状态方程(即实际气体的pV≠nRT)的原因是什么?

4.晶体有何特性?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 典型习题:P44-45习题2、5、8、10等

第三章:原子结构

阴极射线、放射性等的发现证实原子不是物质组成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具 有可分性,电子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子结构中,化学工作者研究的是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特别是高能电子?价电子(能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的运动状态。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有其特殊规律。量子力学认为 电子的运动状态符合测不准原理,因而不能用牛顿力学定律描述。以量子力学

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为基础的原子结构模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用波函数?描述的。?的意义可从 ???2说明,???2(几率密度)的图象就是电子云,电子云图就是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统计结果,这说明电子的运动状态具有统计性规律。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某些电离能值突变、原子的线状光谱等实验事实是电子分层排布的最好佐证。因此,电子的运动能量是量子化的。 学习本章,在以上基础上重点应搞清下列问题: 1.电子进入轨道的顺序?能级顺序和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2.用轨道排布式正确表达基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特别是价层结构的书写。 3.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与电子层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标记符号的关系。如,3d1的意义是什么?

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原子的价层结构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的关系。

5.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规律性联系? Z*?原子为什么具有有效核电荷?

I1与Z*、原子结构(电子排布)的稳定性的关系? 电负性(x) ?分子中原子吸引电子的本领 典型习题:P117-118习题3、4、6、15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元素的原子通常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因为稀有气体以外的原子都不是稳 定结构。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以原子结构为基础的。分子的性质是由分子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物质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分子的性质。分子结构包括以下内容:

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分子中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化学键;

分子或晶体的空间构型;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本章,重点应搞清下列问题:

1.离子晶体的溶解性、溶解度大小、熔点高低与晶格能U的关系?离子晶体的 晶格能U值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离子的电子构型有关。 2.阳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有几种?

3.离子极化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离子晶体的性质包括:键型、晶体类型、 颜色、溶解度、熔点、热分解温度等。

4.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共价分子的结构。

5.能用VB法、轨道杂化理论解释共价分子的形成、结构及性质。 6.能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共价分子及金属晶体的形成、结构及性质。 7.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8.不同种类晶体的熔点、硬度等性质与晶格能U有关。四种类型晶体(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的晶格能大小各由什么决定? 典型习题:P210-212习题7、10、11、13、14、15、18、19

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

本章主要掌握Xe的氟化物、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轨道杂化理论的应用。 典型习题:P235习题13、14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本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标态下的反应热??rHm?;二是判断 标态下自发反应进行的方向??rGm?<0。因此,本章的重点是:

???(298K)???i?fHm(生成物)???i?fHm(反应物) 1.根据公式?rHmii由?fHm?(298K) 求?rHm?(298K),其它温度下的反应热?rHm?近似等于 ?rHm?(298K)。

???(298K)???iSm(生成物)???iSm(反应物)由Sm?(298K) 2. 根据公式?rSmii求?rSm?(298K),其它温度下的标准熵变?rSm?近似等于?rSm?(298K)。

???(298K)???i?fGm(生成物)???i?fGm(反应物) 3. 根据公式?rGmii由?fGm?(298K) 求?rGm?(298K)。

因?rGm?是温度(T)的函数,所以任意温度下的?rGm?应由下式 ?rGm?(T)=?rHm?-T?rSm?计算。

4.标态下无其它功时自发反应的方向是?rGm?<0。

非标态下无其它功时自发反应方向的判据是?rGm<0,?rGm的求法见第八章。 5. T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本含在?rGm中,若无完整的数据计算?rGm,则可根据 ?rHm?、?rSm?的符号讨论温度的高低对?rGm的符号的影响。见P275表6-5 典型习题:P276-278习题5、10、11、13及P274例6-9

第七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本章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速率方程 的确定;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内因;反应热?rHm与活化能的关系。 具体要求如下:

1.等容反应中,由某物种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cB/dt)定义的反应速率与由

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反)间的关系是:

?反??1dcA1dcB1dcG1dcH????

?Adt?Bdt?Gdt?Hdt2.对反应:aA + bB ? gG + hH

abcB,式中(a+b)是反应分子数、k是 若为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反?kcA整个反应的速率常数。

以各物种表示的反应速率(dcB/dt)的速率常数kA、kB、kG、kH与总反应速率常数k之间的关系是:k?1111kA?kB=kG=kH。见P294 abghxycB,式中(x+y)是反应级数、k是 若为非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反?kcA整个反应的速率常数。x、y可通过分析法(或代数法)、作图法求得。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外因和内因。

外因是组分的浓度(或分压)、温度及反应物间的接触情况;

内因是反应的活化能Ea(从宏观上看)或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即分子中化学键 的强度(从微观上看);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应属内因。

xycB)中都得到反映。其中: 所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在速率方程(?反?kcAlnk??Ea?lnA RT4. 反应热?rHm与活化能的关系是:?rHm=Ea(正)-Ea(逆) 典型习题:P304-306习题6、7、15、17

第八章:化学平衡

本章内容属?rGm的应用。对封闭体系中的可逆反应:若?rGm=0,则是平衡态;

页脚内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