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生理负荷 1. 生理负荷概述

2. 影响生理负荷的因素 3. 生理负荷测量 (二)心理负荷 1. 心理负荷概述

2. 影响心理负荷的因素 3. 心理负荷测量 (三)应激 1. 应激概念 2. 应激影响 3. 应激源

4. 影响应激的因素 5. 应激的测量方法

九、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一)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1. 可用性及其研究

2. 用户体验及其相关理论 (二)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度量 1. 度量维度

2. 各种度量的整合 (三)评价度量体系

1. 定性的可用性度量评价体系 2. 定量的可用性度量评价体系

《人格心理学》(仅适用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

一、什么是人格 (一)人与环境 (二)人格的定义 (三)人格的六个流派 (四)人格与文化

(五)人格研究: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二、人格研究方法 (一)假设—检验方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数据的统计分析 (四)人格评价

三、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三)应用:精神分析 (四)评价:投射测验

(五)弗洛伊德理论的优势和批评 四、弗洛伊德流派:相关研究 (一)梦的解析 (二)防御机制 (三)幽默 (四)催眠

五、精神分析流派: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与弱点 (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三)卡尔·荣格 (四)埃里克·埃里克森 (五)卡伦·霍妮

(六)应用: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 (七)评价:个人叙事

(八)新弗洛伊德学说的优势与批评 六、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一)焦虑和应对策略 (二)精神分析概念和攻击 (三)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七、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特质学说

(二)著名的特质理论家

(三)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索 (四)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 (五)应用:工作岗位上的“大五” (六)评价:自陈式调查表

(七)特质流派的优势与批评 八、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一)成就动机

(二)A型性格、敌意和健康 (三)社交焦虑 (四)情绪

(五)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九、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二)气质

(三)进化人格心理学

(四)应用: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 (五)评价: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 (六)生物学流派的优势与批评 十、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一)人格特质的遗传力 (二)外向—内向性

(三)进化人格理论与选择配偶 十一、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二)人本主义流派的基本要素 (三)卡尔·罗杰斯 (四)亚伯拉罕·马斯洛 (五)最佳体验的心理

(六)应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和工作满意度 (七)评价:Q分类技术 (八)人本主义理论的优势与批评 十二、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一)自我表露 (二)孤独

(三)自尊 (四)独处

十三、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行为主义

(二)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社会认知理论

(五)应用: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疗法 (六)评价:行为观察法

(七)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的优势与批评 十四、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一)性别角色行为的个体差异 (二)攻击性的观察学习 (三)习得性无助 (四)控制点

十五、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个人建构论 (二)认知人格变量 (三)自我的认知表征 (四)应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五)评价:轮流呈现网格法 (六)认知流派的优势与批评 十六、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一)认知与攻击

(二)性别、记忆与自我解释 (三)认知和抑郁

《变态心理学》(仅适用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

一、绪论

(一)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二)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及其演变 (三)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二)心理动力学理论 (三)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 (四)行为主义理论 (五)认知理论 (六)社会文化理论 (七)系统整合的观点 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方法的特征 (二)科学研究的范式 (三)常见的研究方法 四、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障碍的评估 (二)心理障碍的诊断 五、神经症性障碍 (一)什么是神经症 (二)焦虑症 (三)恐怖症 (四)强迫症 (五)躯体形式障碍 (六)神经衰弱

六、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一)癔症

(二)应激相关障碍 (三)特定文化相关障碍 七、心境障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