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41讲 课本题改编型问题

第41讲 课本题改编型问题

课本中例题、习题是针对教材内容而设置,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例题、习题是学业考试试题和模拟试题编制的题源,这种“源于课本,又内容 高于课本”的考题,既立足教材,又迁移了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特性 方法,对教材中问题的适当拓展或延伸,改变题目的原有呈现形式,实现问题的推陈出新. 解题 策略 通过课本中例题、习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改编后问题的结构去进一步探索,结合纵向、横向思考,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方法.

基本思想 类比思想、特殊到一般、运动变换思想体现较多.

类型一 以题改题-情景不变,内容改变

例1 课本的作业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张小纸片,使每张小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你能办到吗?请画示意图说明剪法.

我们有多少种剪法,图1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1)请你在图2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

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

(2)△ABC中,∠B=30°,AD和DE是△ABC的三分线,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且AD=BD,DE=CE,设∠C=x°,试画出示意图,并求出x所有可能的值;

(3)如图3,△ABC中,AC=2,BC=3,∠C=2∠B,请画出△ABC的三分线,并求出三分线的长.

【解后感悟】本题的母题在浙教版教材八上第63页探究活动.问题通过课本题再赋予新的定义,进行了类比探究,丰富问题内含.考查了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及动手创新能力,知识方面重点考查三角形内角、外角间的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知识,是一道体现能力的题目.

(浙教版教材八上,第86页第16题)

1.已知△ABC中,AB=AC,点E、F分别是直线BC,AC上的点,直线AE、BF相交于点P,且CF=k·BE,∠BAC=α.

(1)若点E、F分别是边BC,CA上的点. ①如图1,k=1,α=60°,求∠APF的度数; ②如图2,k=3,α=120°,求∠APF的度数;

(2)如图3,若点E在边BC上,点F在CA的延长线上,k=3,α=120°,求∠APF的度数.

类型二 以题生题-借助习题,拓展问题

例2 (2015·温州)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奥地利数学家皮克(G.Pick,1859~1942)证明了格点多1

边形的面积公式:S=a+2b-1,其中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1

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如图,a=4,b=6,S=4+2×6-1=6.

(1)请在图1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它内部只含有4个格点,并写出它的面积; 7

(2)请在图2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且每条边上除顶点外无其他格....2点. .

【解后感悟】本题的母题在浙教版教材八下第103页课题学习.本题是应用与设计作图,关键是理解皮克公式,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

(浙教版教材八下,第132页第11题)

2.(2017·湖州)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如图1,E,G分别是OB,OC上的点,CE与D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若DF⊥CE,求证:OE=OG;

(2)如图2,H是BC上的点,过点H作EH⊥BC,交线段OB于点E,连结DH交CE于点F,交OC于点G.若OE=OG,

①求证:∠ODG=∠OCE; ②当AB=1时,求HC的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