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培训材料)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导

大家好!

毛主席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我们在座的各位,参加工作已经多年,如今选择了共同创业的道路,应该说每个人都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这个选择,我们都是奔着自己的前程而来的,也是奔着我们共同的事业而来的,做事情最关键的是人,做大一点的事情,关键的是领导,就是带人的人。我们的事业刚起步,我想把我们的领导队伍培养好,这是我们万丈高楼的根基,是我们事业的基础。

我想根据自己多年在国企工作的经验,结合我们的事业目标,就领导素质、企业管理等方面内容,有针对性的和大家共同交流,将繁就简、去伪存真,目的就是统一认识,提高素质,使各位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要保持几个好的习惯,其中保持学习的习惯就算是其中一个。学习能力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交流就是个学习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我今后要刻意在我们的领导团队中逐渐培养学习的环境,创造氛围,促使每一位领导养成学习的习惯。

这次交流,我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导与大家共同探讨,也希望通过充分的互动、探讨和交流,让我们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1

什么是合格的领导?什么样的领导干部是符合事业发展要求的?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用人标准?

我们一直说,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近几年国企提出了“靠得住、能干事、在状态、善合作”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标准,是对中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细化,是结合公司制企业干部现状和发展实际提出的,我认为也是我们的干部标准。

领导人员首先要“靠得住”。“靠得住”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脉相承。“靠得住” ,说明干部的政治素质过硬、说明干部的“德性”好。要在政治方向上“靠得住” ,政治立场坚定;要在决策上“靠得住” ,坚决贯彻执行公司决策部署,不摇摆彷徨,不蒙混过关;要在忠诚企业上“靠得住” ,恪尽职守,勤勉敬业,时刻维护公司整体利益;要在廉洁自律上“靠得住”,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定。

领导人员还一定要“能干事” 。“能干事”强调领导的能力水准,是对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完成各项任务。首先要在企业发展上“能干事” ,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掌握最新动态,抓住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圆满完成任务;还要在改革创新上“能干事” ,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不断推动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核心竞争力;也要在内控管理上“能干事”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确保安全生产上不出事;要在和谐建设上“能干事”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服务水平,关心员工利益。 领导人员始终要“在状态”。品德好,有能力,还要“在状

2

态”,不在状态效果肯定不好。先要在发展思路上“在状态”,认真学习公司发展思路,严格贯彻执行公司决策,不能驻足观望或背道而驰;还要在工作能力上“在状态”,抓好学习这个主渠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在心理素质上“在状态”,有将企业发展好、发展得更好的强烈愿望,有冲劲、有干劲、有激情;同时要在身体素质上“在状态”,达到胜任岗位要求的身体素质条件,不能整天病怏怏。

领导人员必须要“善合作”。合作产生合力,合作增进感情。衡量领导班子就是看能不能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作用,其中主要负责人的作用更关键。我们常看到一个企业基础很好,但最终垮了。究其原因,是这个企业的班子散了。各级领导班子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个别领导争争斗斗,企业发展受损,个人也没好处。领导班子要实现优势互补、能力互补,一加一大于二,而不能一盘散沙、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与上级管理部门“善合作” 、要与班子成员“善合作” 、要与分管下属“善合作”,合理安排分管部门和下属的工作,善于培养和发展优秀人才。

“靠得住、能干事、在状态、善合作” ,简单通俗、内涵丰富。领导干部都应对照这十二个字的标准,照照镜子、查找不足、改进提高,为公司发展担起关键职责。

谈完了标准,今天,我着重从实践的角度分别按照善用权力、科学决策、有效沟通这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领导。

一、善用权力

3

《做最好的干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许多人一谈到干部,第一评价就是“当官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权”。毫无疑问,如果离开权力,就不能称为领导。但是一个领导只是把“有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去思考为什么拥有权力、怎样使用好权力、凭什么得到权力,那么,往往就失去了当好领导的根本。所以,对于一个领导来说,权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要认真地研究和关注它,要对权力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善用权力。

(一)避免认识误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落马的领导,原来也都是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但拥有了所谓的权力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权力具有私有性。错误地把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品,一朝权在手,便把欲壑填。

误区之二:权力具有自主性。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不考虑党纪国法和制度的规定,不受其约束,不是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想当然,把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按法律法规办事、按制度办事,而是按照个人意志和意愿,为所欲为。

误区之三:权力具有交易性。某些干部通过各种关系等非正常手段获得权力后,认为权力就是一种资源,一种交易,对权力进行寻租。自己一旦有权,不充分利用就会吃亏,于是便以此作为权钱交易的借口。

误区之四:权力具有实用性。某些干部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有权时,不最大化运用权力,一旦退休,权力消失,

4

心理失衡。于是在拥有权力以后,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事情,小到人事安排,大到以权谋私,给当期或者后期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上述几种认识误区十分有害,必须加以消除。 (二)正确认识权力

要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要充分认识权力的真正含义。

权力是什么?通俗地讲,其实就是你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领导如何正确的认识权力,用好权力,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

一要明白权力哪里来。只有搞清权力的性质、来源,只有明白你的权利是广大股东给你的,是代表大家行使权力的,解决好用权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才能真正掌好权、用好权。

二要明白有权干什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权力运行绩效的最终评判者是群众。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敬,领导就要把眼前业绩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要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奉献意识。要常思己过,反思自己有没有在其位、谋其政,有没有为企业发展尽职尽责。

三要明白有权防什么。权力越大,受腐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权力是柄双刃剑,有了权力,受权力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慎用人权、事权和财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腐蚀、引诱面前不动心。领导应该从思想意识上应当经常提醒自己,该注意什么,该防范什么,主要靠自律。

(三)树立正确权力观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