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品》第5课+圆道法师

内部辅导资料 请勿网络流通 第五讲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全知全知麦彭仁波切 撰

圆道法师 讲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觉空文殊童子之加持,密意界中获证八辩才, 教证法藏海洋尊胜主,至诚祈祷麦彭那迦尊。

为利益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净水如意宝》论义分二: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

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分二: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 丙一、正义分三:一、认定所证二谛;二、述能证士夫之次第;三、述如何证悟之方式。

1

第五讲 内部辅导资料 请勿网络流通

科判 甲一、应需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 丁一、认定所证二谛 丙一 丁二、述能证士夫之次第 正义 丁三、述如何证悟之方式 己一、断凡庸之诤 偈颂 此等一切支,佛为般若说,故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 世俗与胜义,许此为二谛。胜义非心境,心者是世俗。 世间见有二,瑜伽及凡庸。凡庸世间者,瑜伽世所害。彼亦由慧别,以诸上上害。 以二共许喻,为果不察故。世间见有事,执彼为真实,不许幻性故,诤于瑜伽师。 色等谓现量,共许非量成,彼如不净等,计净等虚妄。 己二、断实事师为导世间入,怙主说实有。真中非刹那,谓俗亦成违。庚一、教之断诤 之诤 瑜伽俗无过,待世为见真,否则世间害,知女身不净。 供幻佛生福,如供实有佛。有情若如幻,死已云何生?乃至诸缘聚,幻事亦现起,云何相续久,有情成实有?杀戮幻士等,无心故无罪,于具幻心者,当生罪与福。庚二、理之断诤 咒等无力故,不生如幻心,种种缘生幻,亦复种种相,一缘生一切,何处皆非有。胜义中涅槃,轮回即世俗,则佛亦轮转,菩提行何用?诸缘相续集,幻现亦不退,诸缘相续灭,俗中亦不生。 甲乙二、正一、明立般基若为丙波实二 罗空 、断蜜诤 多 戊一、丁一、于所于基诠空断诤 性断诤 若时识亦无,以何能见幻?若时幻不成,彼时亦见何?若处有非尘,相分即心体,若时心即幻,彼时何见何?世间怙亦言,心不自见心,犹如刀剑锋,不能自割自。若谓如灯火,能显明自体,然灯非所明,由无暗障故。如晶青待他,有青不待他,如是亦见有,待与不待者,庚一、断实相唯于非青成青,定无自作自。所谓灯自明,由识知而说,识师之诤 然谓心自明,以何知而说。若时悉不见,何有明不明,如说石女女,娇媚实无义。 己三、断唯识师之诤 设若无自证,何能念彼识,受余相连故,能念如鼠毒。具余缘见故,心何不自明?由涂眼药力,见瓶不见药。随何见闻知,此处非所遮,此处遮苦因,实有之分别。 幻境非心外,计无异亦非,若实岂非异,非异则无实。庚二、断假相唯境无实所见,心能见亦然。轮回依于实,否则如虚空,识师之诤 无实依实故,云何具作用?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心离所取时,一切成如来,若尔于唯识,观察有何德? 戊二、于道断诤 戊三、于果利他断诤 丁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 丁三、彼等摄义 乙二、道以理择为无我 略 略 略 略 略

2

内部辅导资料 请勿网络流通 第五讲

一、认定所证二谛

上一课我们讲胜义谛,讲到应成派究竟的胜义谛是如何安立的。讲完这个之后,又引申到所证的这个法界,它是现空双融的、远离三十二种增益的、离四边的法界。那么这种因,决定也要相应于这种果来修,通过这样的推理,以教证理证的方式给我们抉择出,我们在因位、在凡夫位的时候,也可以修这样离四边戏论的大空性。前面就讲了这样的内容,我们今天再来继续抉择。

【是故,诸法真实性胜义者,远离有、无、二俱、俱非一切边故,非心行境,心及言说为世俗、非胜义故。】

我们现在讲的是偈颂的后面两句:“世俗与胜义,许此为二谛,胜义非心境,心者是世俗。”

“是故”,上面我们讲了,假胜义它仅仅是遮破有边的一个单空,因为它破有边的缘故与真实胜义相似,但是我们现在所要真实抉择的是远离四边八戏、三十二种增益的真实法界,所以它是没有任何边戏的实相胜义,前面已经讲了,应成派唯一抉择的就是这个。以这样的缘故,所以说“胜义非心境”,它不是我们心的行境,不是我们世俗的心的境界、语言的境界,不是这些境界。

所以接下来说:“诸法真实性胜义者,远离有、无、二俱、俱非”。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四边?有无俱非。也可以叫四句,就是有句、无句、亦句、非句,有时候我们也叫做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