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安 石变法
【摘 要】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改革,或者缓和了阶级矛盾;或者发展了生产力。作为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独具匠心、针砭时弊、理念超前,匡扶济困、一直为中外史学家称道。可是,这次改革成效不敢恭维,王安石本人也背上了扰民和聚敛的恶名,50年后,“靖康之耻”北宋政亡人息。
【关键词】体制;改革;变法措施;失败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加强皇权是封建社会的主流趋势,王安石作为参知政事改革,如何驾驭天下,协调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据《宋史·食货志》记载,“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样王安石变法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据史料记载,“一面是王安石理财,另一方面枢密院招兵买马,三司使还在横征暴敛”。作为改革家王安石不愿也不可能解决这种体制。所以王安石为变法造势提出的“三不足”口号,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再次,用人不当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毛泽东曾讲过“正确的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有理财、有教育、有军事、有文化,本来可以全面提升北宋的实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可是王安石却用人不当,对有不同政见的司马光、苏轼等正派人士贬出朝廷,而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吕惠卿、韩降等委以重任,这些小人只不过把变法当成升官发财、排斥异己的手段。很显然王安石这个班子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地方上更是力量分散。新法的推行大打折扣,如“青苗法”可谓是济世之法,打击了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减轻了广大人民的负担,事实上在推行过程中,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甚至借改革大肆敛财,强制人民多贷,利息也超过王安石规定的限额,即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事。不得不说,王安石用人方面确实欠考虑。
最后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致命原因是没有顶层设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制定信息公开制度、举报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甚至来自保守派的正确建议、批评等,王安石都一概不理,亲小人、远贤臣,改革成了孤家寡人。如果王安石能善于听取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意见,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政策,并防微杜渐,而不是对不同政见者打击报复,北宋的政治会良性发展,而不是灭亡。毛泽东说“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都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当然改革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北宋承平已久,即得利益集团十分强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都有点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新生事物的确需要人们逐步适应并得有一个过程。
其次,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没有从政治体制上变革,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自身的;王安石作为宋神宗一直
坚挺的改革家、政治家,两度为相,有其超然的政治智慧和改革才略;22岁中进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长期担任地方官,颇有政绩,这样的经历使他很容易在自身周围积聚一个知识分子智囊团;可是当时北宋危机四伏、国退民退、怨声载道、统治者忧心忡忡,对一介书生王安石来说确实勉为其难,因为所有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是专制体制。处于权力顶峰的宋神宗,让王安石改革的动机是富国强兵,强化统治,而不是削弱皇权。对此,我简单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希望对我们今天改革有所益处。
首先,王安石变法没有触动北宋的“维稳”机制。“五代十国”政权更替的局面对北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高粱河之战后,北宋推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优待文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赐予禁军将领、地方节度使良田美酒,助长了北宋官场的腐败和财政危机。由于北宋政策宽松,不宜土地兼并,导致官僚地主兼并土地,为缓和阶级矛盾,北宋政府将流民编入行伍,增加了军费开支;为防官员专权,北宋增设机构,分化事权,导致官员队伍迅速膨胀,又互相牵制,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出现“冗官冗费”问题;“更戍法”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出现“冗兵”。“维稳政策”的好处是北宋承平日久,没有步五代十国后尘。宋有庸臣而无叛臣,但后果是造成北宋的“国退民退”的局面。据清人赵翼《二十二史札记》言“神宗熙宁年间,收入虽达五千零六十万,但支出也是五千零六十万”,作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面临这样的局势,他没有“节流”,整顿吏治,精兵简政,而是采取“开源”理财措施。后果必然是“国进民退”带来更大的矛盾,因为在农耕社会,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创造的财富是恒定的,王安石理财实质上是对农民变相的掠夺。说的再明白些,就是官僚地主是强势群体,他们必然将本来属于自己上交的赋税转移到农民头上,而王安石变法在没有解决“吏治”这些核心问题上进行改革,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在王安石变法前,范仲淹进行了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遭到官僚地主反对而失败。所以王安石吸取教训,行可变之法,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王安石变法顶多是为改革而改革,不是为解决实质问题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文公文集》卷一《上皇帝万年书》.
[2]《宋史》.
[3]《续资治通鉴长编》.
[4]《毛泽东选集》.
[5]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6]《宋史·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