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材编写建议中写道:“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 一、调查目的

为研究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史教学,围绕“高中生对数学史知识教育功能的认同情况;高中生获得数学史知识的途径;高中数学史知识的现状”这三个目标,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7个问题:1.你认为数学史对你的学习有无帮助;2.你认为数学课上介绍数学史有无必要;3.你是否希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结合课堂内容讲一些数学史知识;4.你希望数学史的知识以怎样的形式穿插在数学教材中(可多选);5.你最希望得到的是哪方面的数学史知识(可多选);6.你平时还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取数学史方面的知识(可多选);7.对你有意

义的数学故事。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高中生对数学史知识教育功能的认同情况

(1)有37.5%的学生认为数学史对学习有帮助,42.5%的学生没有注意,20%的学生觉得无所谓。

(2)约45.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介绍数学史,42.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12.7%的学生不希望介绍数学史。

(3)有54%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插入数学史的知识,3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1%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在课堂内插入数学史知识。这表明,高中生对于数学史知识的兴趣都比较浓厚,认为在课堂内插入数学史知识,数学就更加贴近生活,丰富了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能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有利于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调查结果也表明,不少学生不知道数学史对数学学习的作用,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数学史。因此,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目前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1)数学史知识的获得方式,约54%的学生认为材料阅读的形式为好,28%的学生建议在教学内容的正文中穿插,28%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注解或旁注的形式。这表明,高中教材中大部分是以旁注阅读材料的形式穿插其中,为绝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 (2)40%的学生希望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50%的学生希望了解数学家的事迹,68%的学生希望了解数学的新发现。学生在

对于外面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特别是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希望是新鲜有趣的。

(3)获得数学史知识的途径,74%的学生是通过课外书,40%的学生是通过网络,27%的学生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可见现今教材里的数学史知识,还不能满足学生需要。除了老师的讲解和教材中数学史知识外,学生还通过课外书和网络获取数学史知识,体现了他们学习有一定的主动性,会自主发现课外知识。 3.学生对数学史有关知识掌握得不多

(1)绝大多数学生对于陈景润、华罗庚、祖冲之这些在国际上享誉在盛名的国内数学家是非常熟悉的,但对牛顿、欧拉、高斯、莱布尼兹等国外大数学家的名字却不是了解,多数学生对数学发展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知之甚少,数学知识的视野狭隘。

(2)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数学史知识,如棋盘的故事,杨辉三角形,华罗庚、熊庆来和陈景润的故事,一个同学说,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引起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中发现学生所知的数学史知识不足。 三、启示与建议

数学史能反映其“原先的质朴之美”,揭示“当时数学的真与善”,在数学史学习过程中,以教材为主线,“尊重史实,突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数学史更好地走进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