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明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6-21

1. 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 )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

大法。

A. 重要 B.核心 C.首要 D.突出

【答案】B。解析: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故本题答案选 B。

2.我国刑法典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在我国领域内而结果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的行为在我国领域外而结果在我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答案】D。解析:根据属地管辖原则,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中国领域内,包括领陆,领海,领空,以及中国的船舶,航空器。故本题答案选 D。

13. 吴某因投敌叛变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服刑期间,他不能享有以下哪项

)。

权利?( )

B.继承其父遗产的权利

A.进行文学创作的权利

C.信奉基督教的权利 D.选举权

【答案】D。解析: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因刑事犯罪而被剥夺政治权利,指的是以上几个方面。除此之外,根据《刑法》第 54 条的规定,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和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也被剥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公民仍享有以上权利和自由之外的其他权利和自由。C 项属宗教信仰自由,A 项文学创作权不等于出版权,B 项属继承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4. 甲和乙是邻居,甲的老婆和乙有暧昧关系,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

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答案】D。解析:《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中,而本题中甲未开始着手,而乙主动将甲打成重伤,为事前防卫,构成故意伤害罪,排除 AB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5.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表示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D。解析:《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6. 下列案件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 甲对胡某实行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苦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 3000

元,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

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到刑事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 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到刑事处罚,将赵

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答案】A。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进行犯罪,但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

A 项中的胡某给甲 3000 元并不是甲的犯罪行为所致,实际上甲的诈骗行为并未取得预期后果, 属于犯罪未遂;B 项中的乙在可以继续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构成犯罪中止;C 项中的丙已经将赵某绑架并提出勒索要求,成立犯罪既遂;D 项中的丁欲拐卖妇女,虽因妇女骗其生病而主动放弃,但实际上犯罪是可以继续进行的,只是丁担心无法出卖而主动放弃,属于犯罪中止。因此, 本题选择 A。

17.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当交公而不交公的,

数额较大的以( )论处。

A.一般违法 B.受贿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答案】C。解析:《刑法》第三百九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8.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罪犯不得假释的是(

)。

A.甲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 C.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B.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3 年 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8 年

【答案】A。解析:《刑法》第 81 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不得假释。故本题选 A。

19. 肖某利用业余时间制造出了人民币版样,后无偿提供给吴某伪造货币用,则肖某构成(

)。

A. 无罪 B.伪造货币罪 C.出售假币罪 D.变造货币罪

【答案】B。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 条规定,行为人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与他人事前通谋,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故本题答案选 B

20. 赵某因开车速度过快,将过马路的蔡某撞伤,造成蔡某手臂骨折,赵某送蔡某到

医院治疗, 由于护士的疏忽导致蔡某因药物过敏而死,赵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

C.意外事件 D.过失杀人罪

【答案】B。解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赵某只是将蔡某撞伤,并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故 A 说法错误;第十六条规定了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赵某开车速度过快导致撞伤蔡某,并非不能预见,故 C 选项错误;过失杀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以及过于自信的过失,蔡某的死亡是由于护士的疏忽大意导致,而非赵某造成,因此 D 说法也是错误的;本案中赵某的行为构成一般交通肇事行为,故本题答案选 B。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