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

统中所处的位置。

2. 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运用资料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和结构特征。

3.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

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一.

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景:

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

(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图1-1-1“人类信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宇宙——太阳——地球) [图1-1-1解析]1972~73年美国“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铝板镌刻的图案,图中表达的含义:

◆ 太阳系及其九大行星 ◆ 地球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 ◆ 航天器发射路径

◆ 根据地球上人类特征绘制的一对男女裸体人像 ◆ 人像背后是按比例绘制的航天器外形,表明人体大小 ◆ 地球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关系 ◆ 氢分子结构图

[讨论]如果请你画一幅图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 [拓展资料]美国“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铜板刻录的唱片“地球之声”,长120分钟 ◆ 115幅照片、图表(含中国长城、家宴)

◆ 60种语言的问候语(含中国普通话、粤、厦门和江浙方言) ◆ 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 人类的音乐(包括贝多芬等西方经典名曲、各国民族乐曲、中国古乐“高山流水”

1

说明新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媒体展示:

二.新知学习 1、宇宙

客观、准确的说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直想知道,也一直在探索。阅读P4“知识窗——‘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探索无止境”,我们来看看目前最简洁最经典的结论: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知识点说明:

这句话表明:?宇宙是时空的总和。?宇宙有三大特点:物质性、运动性、发展性。

物质性————知识窗“认识多种多样的天体” 运动性————认识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发展性————认识“宇宙大爆炸学说” ??宇宙是时空的总和————“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 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

活动建议

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课标要求 三大特点 第二课时

教法说明:

在物质性特点学习部分即天体知识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内容然后相互交流,也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静态、动态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行体、卫星、星际物质,认识物质性特点,还可以通过理论、学说介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说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在运动性特点学习部分即天体系统知识学习中,可以引入物理学知识,从万有引力引入到天体系统概念。而天体系统层次性学习则一定要读图1-1-6“天体系统示意图”,并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将天体系统示意图转换、设计成框图。然后进行成果交流。

2

媒体展示:(两幅)

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10千米,一颗卫星 。 5半径约为1.4?101110光年,约有1.25?10个星系。 总星系(可见宇宙) 半径直径约为8?10光年,约有2?10颗恒星。 114银河系河外星系 太阳与冥王星平均距离约为6?10千米,目前已发现有9大行星。 9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 其他行星系统地月系 地球月球 第三课时

探讨转折:

恒星有2000多亿颗,为什么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北斗星??呢? (学生讨论交流,会说出很多太阳对于地球的特殊、重要之处,教师加以梳理) 二、太阳

3

媒体展示:

既然这我们应该对

识?)在学生回答、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梳理。 媒体展示: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巨大的能量哪儿来高温、高压条件下

地位特殊

地球位于太阳系,而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太阳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光、热)。

作用巨大

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太阳密切相关。 (大气运动、海水大规模运动、万物生长)

样,太阳

有一个基本认识。你想了解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你编书的话,你首先会介绍太阳的什么知

?太阳的结构怎样?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醒学生了解现象,不必深究其物理机制)。以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为例来说明:

指导学生读图1-1-15得出结论:1、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存在相关性; 2、 两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3、不同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

第一幅图上二者为正相关,第二幅图上二者为负相关;第三幅图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

小结: 太阳活动 类型 黑子 耀斑 斑点 色球层上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概念 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意义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1年 周期 对地球的影响 1. 引起电离层扰动 2. 产生磁暴现象 3. 产生极光现象 影响大气状况 中心

核聚变反应

第四课时 转折 :

4

虽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但我们了解它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地球,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如果没有生命,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三、地球

仔细读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

设计教学活动:将“太阳系模式图”转换成简单的示意图,交流学生设计成果。

媒体展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仔细读表1-1-1“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转折:

这一个假设“如果地球上没有生命”显示了地球的普通性,去掉假设,就显示了地球的特殊性。那么,为什么太阳系其他行星上没有生命,而地球上有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梳理,媒体展示:

其他——有液态水、温差小

内因

质量、体积适中——有大气层(且适合生命呼吸)

特殊———— 有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安全——行星际空间(九大行星饶日公

外因

转特性决定)

稳定——恒星际空间(太阳特点决定)

普通———— 运动特征、结构特征

地球 第五课时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你知道吗?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