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产业调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内市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XXXX集团的技术优势和周边地区丰富的资源,生产微生物菌种,有利于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企业发展,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通过对本项目的财务分析,年销售收入18400万元,年利润总额2813.95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910.87万元,投资回收期4.3年(税前)、4.8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7.9%(税后),投资利润率36.3%,投资利税率64.6%,盈亏平衡点34.6%。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均好于行业基准指标,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财务上分析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工艺先进合理,技术成熟可靠,产品优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市场分析与预测
2.1 市场分析
2.1.1 农用微生物行业概况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推广,到目前已经60多年的发展历史。1996年,农业部将微生物肥料纳入生产资料登记管理,1997年颁发第一批微生物肥料登记证,共8个产品取得了微生物肥料临时登记证。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在农业部微生物
肥料和食用菌菌种监督检测中心登记的企业1000余家,正式登记的产品1012个,临时登记的产品703个,产品包括用生物有机肥、农用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根瘤菌剂、光合细菌等。仅2013年一年,正式登记微生物肥料产品达280个,占全部正式登记产品的27.7%,临时登记产品226个,占全部临时登记产品的32.1%。产品包括生物有机肥、农用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根瘤菌剂等。微生物肥料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目前还没有纳入政府监管系统,但其研究、生产应用在我国已经拥有30多年的历史。在国外,在动物饲养中直接饲喂微生物方面的理论和应用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欧盟、日美等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日本微生物制剂年使用量在5000吨以上,使用的主要菌种有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美国微生物制剂年使用量在10000吨以上,西欧微生物制剂年销售额4500万美元以上,仅法国1991年就有50多种微生物制剂在市场上销售。我国约有40多种国外微生物制剂产品销售,主要有意大利“水得宝”、美国“利生素、益生酵母”、日本“可速比宁”、加拿大“营养素T”、韩国“克利亚、百宝饲”、瑞士“赐美健”、法国“百福菌”、英国“万饲特活性酵母”、泰国“活佳素”、台湾“富畜美、育佳”等。
我国对饲用微生物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代已有企业进行工厂化生产,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90年代末期,全国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达200余家,大多是产能几百吨以下的小企业,全国年产量约在5000吨左右。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健康理念的确立和应用效果的确定,微生物制剂被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畜禽养殖上迅速发展起来。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发酵豆粕、发酵蛋白饲料、发酵床养猪、EM饲料添加剂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本项目生产的农牧业专用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种,符合发展绿色农牧业的要求。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开展,我国东部经济发达高用肥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的施用量将明显增多。西部低用肥区,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推动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集约化水平也将大幅度提高,对新型肥料的需求量亦随之增加。随着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推进,教育引导家庭农场主在园区内部自行利用农产品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实现园区内生态循环是大势所趋,有机质发酵专用发酵微生物菌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广。随着国际牛肉进口,国内肉牛饲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