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只教加减法的吴

通过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而是泛指“教”与“学”的活动。同时惊讶于夸美纽斯对“节制”这一品德的理解。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

阅读和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

该书开头几章,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触动了我内心,解开了心中十几年的困惑:人生来,到底是为

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夸美纽斯在17世纪的的解答: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于来世”——“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爱都表明,我们在今生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和我们自己都有另一个终极目的。因为不论我们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打算做什么,得到什么,拥有什么,都包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我们不停地攀

登,达到更高的层次,然而什么仍在继续前进,从没有达到最高点。”

“假如有人贪图快乐,那么,即使他的一切感官全都沉浸在快乐的溪流里面,但是他已习惯了快乐,他的嗜欲仍会爱了这样又爱那样。假如有人把心思用在研究智慧上面,他的研究便没有止境;因为一个人

知道得愈多,他便愈知自己的无知。”

《大教学论》里的真知灼见还有很多很多,我发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大教学论》读后感

2009年10月,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大教学论》这本书,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这本书。

我就来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吧!

书的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观点,发扬了捷克兄弟会的民主传统,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

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他26岁时因为战争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从此他几乎颠沛流离一生。也可能是这种艰苦成就了他深邃的思想,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

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通过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而是泛指“教”与“学”的活动。同时惊讶于夸美纽斯对“节制”这一品德的理解。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

阅读和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

该书开头几章,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触动了我内心,解开了心中十几年的困惑:人生来,到底是为

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夸美纽斯在17世纪的的解答。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于来世”——“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爱都表明,我们在今生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和我们自己都有另一个终极目的。因为不论我们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打算做什么,得到什么,拥有什么,都包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我们不停地攀

登,达到更高的层次,然而什么仍在继续前进,从没有达到最高点。”

“假如有人贪图快乐,那么,即使他的一切感官全都沉浸在快乐的溪流里面,但是他已习惯了快乐,他的嗜欲仍会爱了这样又爱那样。假如有人把心思用在研究智慧上面,他的研究便没有止境;因为一个人

知道得愈多,他便愈知自己的无知。”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备好工具、材料和模型以后,我们还需要三件事情,才能学会一种艺术——材料的正确利用;熟练的指导;经常实践。就是说,学生应当受到教导,知道在什么时候去利用他的材料,怎样去利用;他在利用材料的时候应当得到帮助,一面发生错误,如果发生了错误也可以改正;他不应当在发生错误和被改正错误的时候就停止,要到能够正确地、迅速地工作的时候才可以停止。”课外阅读是为了积累语言,模仿创作,以及写意抒情。因此要指导学生比较各种表达效果,让学生了解多种写法,为学生设置多个创作题案,引起学生的反思,掌握作文的技巧。促使学生从浑沌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惯怕心理及各种压抑、凝滞状态,为他们本来较为闭塞的写作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智,轻松地进入写作佳境。在指导创作实践的时候,要由浅入深,由粗而精,重在创作的的兴趣,而勿重创作的技巧或成果。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关键,要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把自己的阅读所感写下来,或是根基阅读材料提供的事实,评价其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总之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可要求过高,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甚至

使学生视课外阅读为畏途。

他认为,现世的人生严格讲并不是人生,而是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其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中国报告网)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人生成就要: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关于《大教学论》的理解只是肤浅的一点,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大教学论》读后感

读因:早闻其名

读前期望:能够执迷的读,尽享教育名著的滋润。 读中感受:

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觉得不像是谈论教育问题,倒是一个宗教人生问题。

读在期中觉得很乏味,我认为写作一直就像传教一样揭示一些道理,一些教育的规律。我不断的强迫自己去读,去读,把我又一次逼入了自己不愿意的境地,然后回想,当时学校布置的时候是让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谁让自己在读的时候只是考虑这本书被称为经典就一定要读呢?看来自己实在虚荣,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总是要活在被人指定的美好之中呢?由此我又想到了鞋子的故事,这只鞋子虽美丽,但是不适合我的脚哇,痛苦只有自己去受了。然后再考虑自己其实在读书的道路中有许多没有读的内容,就一味的来读经典之作,也只能不求甚解了。好多年前就说自己要把自己所缺的书读起来,但是到了今天也没有什么行动。哎,我这个空想家呀,到今天因为自己空想即将耗尽,连想的勇气和力量都没有,看来到今天再不读生命就要凝固了,所以读书必须成为我的必修或者说生存之道了。

读后思索一下,另有几点感触,主要在于:

1、敬佩夸美纽斯有教育的理想,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教育有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佩服!回想自己缺乏信仰了,我已减弱了入党时的那份对于事业的忠诚,为什么呢?直接的原因就在于这几年做校长的过程对于一些负面的内容看的过重,虽然在中学时期我自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