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绪论
1.遗传学当今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几类?
答案:遗传学所涵盖的内容有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贮存,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改变,遗传信息表达的调控,以及遗传工程。研究的传统手段是杂交和细胞学观察;现代的遗传学研究还普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 2.什么是表现型和基因型?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案: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叫做表现型,个体能够遗传的所有基因叫做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它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绝大多数表现型在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因为表现型是基因型与一系列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所以,基因型是稳定的不等于表现型也是稳定的。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表现型变异通常是不遗传的,但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可以引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以遗传的变异。
第一章
1.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有何异同?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一般都是双向的,即从复制起点开始,同时向相反的2个方向进行。但有些原核生物,如噬菌体T2,DNA的复制是单向的。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与原核生物的基本相同。但真核生物只在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进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真核生物的DNA含量比原核生物的大得多,而且DNA合成速度比原核生物慢,但多个复制子同时复制的特点补偿了它的这些缺点;真核生物RNA引物的长度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比原核生物的短;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线状的,末端的DNA存在特殊结构,需要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完成复制。 2.简述3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答案:(1)mRNA: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传递给mRNA,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
(2)tRNA: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运载工具,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使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是遗传信息的转换器。 (3)rRNA:核糖体的组分,在形成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它与核糖体中蛋白质以及其他辅助因子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 3.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解答:(1)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料及其他辅助因子不同,转录是合成RNA,复制是合成DNA。(2)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进行,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的两条链上进行。(3)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4)复制过程存在校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5)转录产物需要加工,复制产物不需要加工。(6)复制与转录都经历起始、延长、终止阶段,都以DNA为模板,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5’→3’方向合成。
4.试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解答:DNA复制基本规律:(1)复制过程为半保留方式。(2)原核生物单点起始,真核生物多点起始,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有单向。(3)复制方式呈多样性(直线型、Q型、滚动环型等)。(4)新链合成需要引物,引物RNA长度一般为几个至10几个核苷酸,新链合成方向5’→3’,与模板链反向,碱基互补。(5)复制为半不连续的.以解决复制过程中两条不同极性的链同时延伸的问题,即一条链可按5’→3’方向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先按5’→3’方向合成许多不连续的冈崎片段,再通过连接酶连接成完整链,称后随链。前导链与后随链合成速度不完全一致,前者快,后者慢。(6)复制终止时。需切除前导链、冈崎片段的全部引物,填补空缺,连接成完整DNA链。(7)修复和校正DNA复制过程出现的损伤和错误,确保了DNA复制的精确性。
第二章
1.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 解答:遗传相关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站,它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提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线粒体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其生长繁殖是受细胞核和自身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控制,因此,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细胞器,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将捕获的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中。叶绿体含有DNA、RNA和核糖体等.能够合成蛋白质.并且能够分裂增殖,还可以发生白化突变。研究表明。叶绿体具有特定的遗传功能,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之一。
核糖体是按照mRNA的指令合成多肽链的场所,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车间”。由大约40%的蛋白质和60%的rRNA所组成。
2.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几部分?有哪些类型?
解答:在形态上染色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缢痕、染色体臂、次缢痕、随体。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分为5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粒状染色体。 3.试述染色体的结构。
解答:染色体的4级结构模型:染色体的1级结构是由核小体组成的串珠式染色质线;直径为10nm的染色质线经过螺旋化,每一圈包含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大约为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体,这是染色体的2级结构,由l级结构进入2级结构其长度大约缩短6倍;在螺线体基础上进一步螺旋化和蜷缩形成直径大约为400n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体,这是染色体的3级结构,由2级结构到3级结构染色体缩短40倍左右;在超螺线体的基础上,再次折叠和螺旋化形成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单体,这是染色体的4级结构,其长度又缩短5倍。
4.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说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解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同点是都进行染色体复制、分裂,纺锤丝、纺锤体的形成,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等有规律的变化。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点: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产生体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1)分裂的时期及分裂的发生的部位:有丝分裂发生在生物个体营养生长时期的营养体分生组织细胞里;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生长时期的生殖器官的造孢组织内。 (2)分裂的方式与过程:①有丝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不配对,而减数分裂的前期I同源染色体配对;②有丝分裂的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单位是染色体(单价体),而减数分裂的中期I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单位是二价体;③有丝分裂的中期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同时被来自两极的纺锤丝牵引着,而减数分裂的中期I来自两极的纺锤丝分别牵拉着每个二价体内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着丝点;④有丝分裂的后期发生着丝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