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跑的练习:快速跑》优质课说课稿教案设计

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义棠一中:庞荣荣

一、 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二、教学目的

通过跑、负重等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让学生知道正确的途中跑运动技能,以力求达到80%的学生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本次课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结合游戏的思想性、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由于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材内容

1.跑的练习:快速跑(第一次课) 2.负重练习:搬运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同学间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一)有利因素:

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很容易调动的。 (二)不利因素:

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老师教、学生学”的依赖心理,也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现象,这些现象将会给本次课增加不小难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分析

体育课的结构是人体的参与活动,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把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

一、准备部分:

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部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

大概2分钟时间。

2、导入热身:采用“音乐准备操”--自编热身操。

复习老师所授的热身操,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8分钟时间。 二、基本部分:

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1)快速集合游戏。

学生站成四列横队,分别是1列横队、2列横队、3列横队、4列横队。每列横队之间相距15米,当听到教师的哨音后快速向前方15米处跑然后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回到原来位置的学生则这列横队的全部学生做5个蹲起。大概2-3分钟。

(2)快速起跑游戏。

学生站成四列横队,学生采用各种起跑方法练习起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自主练习,体会何种起跑方式最快?老师提问,学生总结。大概5-6分钟

(3)快速跑游戏

一人搬运实心球一个,可单手或双手将球放在体前、体侧、体后沿直线足跑练习。老师示范,要求学生练习时眼视前方,脚要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跑。在休息之余,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总结动作要领,学生针对自身特点,提高动作技术。大概8-10分钟。

(4)两人一组的快速跑游戏

两人搬运一个实心球,可并排搬,可前后搬,可两臂交叉搬。要求全组同学合作、探索哪两个人组合最好,而且两人合作哪种跑步方式速度最快。大概6-8分钟。

(5)快速跑接力游戏

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接力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如瑜伽运动,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 2、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小结。收还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 六、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0%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5--40',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分析进行估测,预计本课能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七、场地布置与器材 场地:结合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场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场多用。布局面做到规范合理,便于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练习。 器材:录音机、实心球、接力棒 教 案 教材 内容 1.跑的练习:快速跑(1) 2.负重练习:搬运 1.认知目标:使90%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跑步摆臂姿势和途中跑的动作技术教 学 目 标 方法,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掌握摆臂姿势和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 4.负荷目标:练习密度40%以上 结构 开 始 准 备 教 学 内 容 一.教学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 3.检查着装 4.安排见习生 次数 时间 2 分钟 组织教法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教法:语言激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