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 省实验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2014?市中区校级二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棉、麻、丝、合成纤维完全燃烧生成物中都含有CO2和H2O B.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 兰州水污染苯超标是由于石油泄漏,污染物以烃类为主 D. 雾霾天车灯的通路属于丁达尔现象 2.(3分)(2014?市中区校级二模)为了保持注水肉的色泽和水分,不法商赈向猪体内加入含有沙丁胺醇(如图)的胶类物质,该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关于该物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台物 B.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生成3NA个H2分子 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21NO3 3.(3分)(2014?市中区校级二模)下列与含硫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2SO3是弱酸,所以Na2SO3是弱电解质 B. SO3可以使品红、FeCl3溶液退色,分别体现了它的漂白性和还原性 C. 因为H2SO4溶液和Na2SO4溶液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H2S04和Na2SO4均是离子化合物
﹣1
D. 100mL 18.4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产生9.2mol SO2 4.(3分)(2014?市中区校级二模)W、X、Y、Z是短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部分性质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W 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X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Y 单质不能将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 A. Y、X、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单核离子的半径按X、Y、W的顺序依次增大 B. W、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 C. Y的氧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W、Z、X、Y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5.(3分)(2014?市中区校级二模)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B C D
分别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硫酸、烧碱溶 均有固体析液、饱和NH4Cl溶液、75%的乙醇溶液等出 向某溶液中滴加KMnO4 紫色褪去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 产生气体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 白色沉淀变
成黑色
均发生变性
原溶液中一定有Fe 均发生置换反应
2﹣
2AgCl(s)+S(aq)
﹣
═Ag2S(s)+2Cl(aq)
2+
A. A B. B C. C D. D 6.(3分)(2014?市中区校级二模)反应A(g)+3B(g)?2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B.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 当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值增大
﹣1
7.(3分)(2015?潍坊模拟)常温下,向100mL 0.01mol?L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1?L﹣1
HA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O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
﹣
pOH=﹣lg(O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HA为一元弱酸 B. MOH为一元强碱 C. 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1
D. K点对应的溶液的pOH=10,则有c(HA)+c(H)﹣c(OH)=0.01mol?L
二、解答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