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6月)试卷 苏教版

江苏省太仓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6月)

语文试卷 苏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 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学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卷)的相应位置上,笔迹清楚,字体工整:

3.考生答题必须全部答在答题卡(卷)对应的答题区域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 ▲ (jiǎo)健②(yú) ▲ 越 ③心旷神(yí) ▲ ④无动于(zhōng)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一群水鸭子飞过来了,它们扑打着翅膀,嘻戏着浪花,亲吻着湖面。雄鹰,一个个雄鹰,贮立在湖畔岩石上,威严地凝视着什么。当人们从湖畔走过,它们就扇起了大翅,转动着威协的眼睛,撅起钩形的尖嘴,在湖空盘旋。雄鹰,它是青海湖沤心沥血的守护者!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②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③ ▲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征蓬出汉塞, ▲ 。(王维《使至塞上》)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⑥ ▲ ,乾坤日夜浮。(杜甫《 ▲ 》)

⑦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须晴日, ▲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4.名著阅读《西游记》。

下面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掮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掮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掮两掮。果然不动。

孙行者向罗刹女借扇的目的是什么?罗刹女因为何事不肯把扇子借给他?“那番”孙悟

空被扇出十万八千里,“这番”却为什么能“巍然不动”? (5分)

5.阅读下面一段话,请概括出杂草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5个字)(3分)

一棵画眉草,一次能结一万五千粒种子;一棵狐尾草,一次结的种子达八万多粒。很多类似画眉草、狐尾草这样的杂草,它们的种子很小、很轻,风一吹就会像尘土似的飞扬到空中,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杂草不像栽培作物那样“娇贵”,能耐干旱,耐低温,也不怕土壤贫瘠,在什么地方都能繁殖生长。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黔之驴》,完成6~9题。(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B. 觉无异能者 .

俱以假山显(《于园》)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C. 荡倚冲冒 D. 驴不胜怒 ..

上倚河汉(《黄鹤楼》)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黄鹤楼》) .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有通假字的现象?(2分) A.技止此耳

B.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C.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D.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8.文中划线句子对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分) 9.请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假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注】①杂畜:混在一起喂养。②昼寝厅事:白天在处理事情的客厅里睡觉。③俟:等待。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 ②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段文字,完成第11~13题。(8分)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日“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立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土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11.选文主要描写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哪两个生活片段?请作简要概括(2分)

12.“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体现了少年鲁迅怎样的心理?为什么先生“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3分)

13.联系全篇,说说选文划线句子中的两个“也”字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布丰《马》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4~16题。(7分)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身体的各部分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