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中风诊疗方案

参考201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发病4.5h以内,符合溶栓指征的给予R-TPA溶栓治疗。不能溶栓治疗的应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稳定斑块、降纤;丁苯肽注射液建立侧枝循环;有高颅压的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脱水等。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疗法、抗自由基疗法、护脑疗法、改善脑循环疗法、改善脑代谢疗法等。

对于颅内外大血管严重狭窄(70%)的给予桥接外院颅内支架植入术。 (四)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蜡疗法等。可选用的设备包括神经损伤治疗仪、肌痉挛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艾灸仪、仿生物电治疗仪、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体外震动排痰机等。

(五)护理

护理的内容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导管护理、血压的调理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学评价:入院当天及出院时通过《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

2、疾病病情评价:入院当天及出院时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二)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标准:基本恢复:≥ 81%,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0%;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

2、疾病病情评价标准:a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b 显著 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c 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d

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小于(等于)18%;e 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大于18%以上;f 死亡。[(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