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1、自然辩证法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
1)学科定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在科技与哲学的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学科中间层次的科学。
2)体系构造:A.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是阐明自然界的本质、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确立唯物而又辨证的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B.科学论与科学发现论:现代科学本质上是 自然地数学化语言,是实验性的知识,也是科学家们的活动方式。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实验 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或为科学的标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根本标准。C.技术论与技术创新 论: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和科学又有区别,具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律。 D.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自然辩证法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更好的实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 从而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现代科学与社会的深刻互动,凸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 关系的哲学伦理问题。
3)与科技学科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 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科技学科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科技学科研究 一些理论、比较精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 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学科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 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
.
.
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 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
1)创立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 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 年 5 月底,恩格斯在 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 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1925 年恩格斯的 《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2)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 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 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 格斯从19 世纪50 年代后期起进行的。
3)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 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A)建国之前:20 世纪 30 年代,自然辩证法理论从苏联和日本传播到中国,中国学人和革命领袖们开展译介、学习、运用。B)建国初期: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自然辩证法,明确科学技术工作中存在着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C)工业化时期:《自然辩证法发展规划》是国家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制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D)改革开放时期:自然辩证法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西方各种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潮。
.
.
第二章
1、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
1)古希腊:
A)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界,这标志着人类摆脱愚昧,走向科学的第一步。
B)朴素的辩证法。 从事物的联系、变化、演化、运动方面来看待事物,但由于当时科技的落后,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这种自然观只能是朴素的。
C)整体性、系统性。由于科学未从哲学中分 离出来,古希腊人总是从整体上观察和说明自然的变化过程。
D)直观性、猜测性。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得到直观的结果。这表现了人类的幼稚性。
2)古代中国: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关系(阴阳、五行)、波场(气);朴素辩证法 (阴阳辩证法);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论);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自然、人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3)古代中西自然观比较:【共同之处】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是从某种浑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是有规律的,客观世界有统一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同之处】 古代中国 古希腊 重关系 重实体 阴阳互补、重协同 对立统一、重冲突自组织 他组织(外力推动)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月上、月下世界的分离 具象思维抽象思维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
1)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