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王宁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0期
摘 要:为适应学生的发展,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研究,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24-002 1.教学设计的背景
笔者从教于特殊教育系统,面对的是问题初中生,他们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困难的学生。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以学生为本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课程。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笔者尝试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2.教学设计的理念
通过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第一水平(现有知识水平):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及燃烧现象等一些身边的物质变化引导至第二水平(潜在知识水平):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辨析。利用教材提供的已有实验以及笔者补充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并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于化学相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帮助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将他们的现有学习水平提高到潜在发展水平。 3.教材内容的剖析
本课题是学生继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后的第二堂课,却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化学概念的第一课。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的手段和科学概括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第一水平引导至第二水平的关键。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教材加强了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4.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过程与方法:通过搭建相关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独立探索,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能够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教学设计的思路 6.教学过程与分析 6.1创设情境,感知变化 (视频引入)氢弹的爆炸
(学生感到非常震撼发出一阵惊叹,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
(教师讲述)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师稍作停顿,给学生反应时间)
(教师激发学生情感)我们国家从昔日的落后到今日的强大,经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更加离不开化学所作的巨大贡献。物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物质是可以发生千变万化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去了解物质的变化了吗? (学生精神振作,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
[分析]教师利用一段震撼人心的爱国视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做好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 6.2搭建支架,引导认知
(教师讲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架)在进行化学研究时,我们通常会采取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观察并记录实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去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记录,对新生成的物质做解释说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3独立探索,撤去支架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物质的变化,体会实验的乐趣) 1.完成实验2~5。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比较归纳上述六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初步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师巡视)必要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6.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
1.(2012佛山)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5效果评价,课堂反馈
(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寒冷的冬天对着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过一会瓶子外壁挂上了水珠。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亲身感受了物质的变化,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原来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一定能像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一眼把它们识破!请你们回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发生的变化并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