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 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 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 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 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 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不包括中华人民 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 土台湾省内的单位。GDP核算与GDP不 同,GDP表示的仅仅是一个总量指标,而 GDP核算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下 围绕GDP这个总量指标而进行的一系列 核算活动。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 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 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 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 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 值的总和。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 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 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 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 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 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
对现行的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 济生活中投入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后得出的 国内生产总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 系,是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 践。“绿色GDP”理论的国际研究背景:国 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 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 标,特别是在战后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背 景之下,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 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 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 社会地增长与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们
强烈呼吁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纠正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方 式的缺陷。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需要对传 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力图从 传统意义上统计的GDP数字中扣除不属 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再现一 个真实的、可行的、科学的指标,即“真 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 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 步,使其能更加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 数量和质量表达的关系。
国内“绿色GDP”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 理论与实践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 一阶段(1951-1981)当时我国的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制度基本上实行的是物质产品 平衡表体系(MPS),这一体制是与高度集 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第二 阶段(1982-1991),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SNA)制度的转型阶段,两种核算制 度(MPS与SNA)并存,它与我国从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第三阶段 (1992-1995),1992年我国正式启用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实 质内容上,与当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核 算制度基本相同,并与国际统计口径相接 轨。因此,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并 对其进行改革,构建以“绿色G D P”
(GGDP)为核心,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这 一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是学术界和各国 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辛的任务。第四 阶段(1995年至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和环境 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过渡。从总体来说,环 境经济综合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概 念上是一致的,其本质不同在于前者在资 本使用概念上对后者做了拓展。近年来, 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 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 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
推行中国绿色GDP核算模式建议:1、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2、选择合适的核算 模式;3、确定核算的重点和范围;4、构
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5、 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