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新教案(金属学及热处理ALL)

授 课 教 案

课程名称: 金属学及热处理(1)

院 (系): 装备制造工程分院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授课班级: 081041-2 教师姓名: 杨秀英 职 称: 教授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考试( √ ) 课程名称 金属学及热处理 课程性质 考查( ) 学 讲 授:88 课程类别 必修课( √ ) 选修课( ) 公选课( ) 实 验:4 时 杨秀英 课堂讨论: 任课教师 职称 教授 分 习题课: 编 者 教材名称 金属学及热处理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崔忠圻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配 机 动: 总学时:92 课程性质和地位 《金属学及热处理》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建立必要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分两学期完成讲授:“金属学”(第一学期,60学时)“热处理原理和工艺” “金属材料”(第二学期,32学时)。 1、“金属学”是该课程的基础,其对于生产、使用和发展金属材料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讲授内容上注意充实和更新。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金属与合金的化学成份、结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掌握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相结构和晶体缺陷的基础知识、金属与合金的相图与结晶、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固态金属相变与扩散的基本理论,强化材料的基本工艺方法; 2、“热处理原理和工艺”,着重讲授基本的、成熟的和有用的相变理论及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组织转变规律。使学生了解热处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原理,熟悉钢铁热处理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变化,掌握金属材料组织转变的基本规律;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 3、“金属材料”注意运用金属学及热处理原理方面的知识,分析、认识各类金属材料的特点,学会正确选择材料和合理地制定工艺的方法;掌握一般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 1. 本课程为考试课; 2. 总评成绩有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占50%(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占50%; 3.平时考核方式有:到课次数、作业、平时测验(包括期中考试)、课堂互动、实验五项。 总 体 教 学 要 求 教 学 要 求 成绩考核办法 使用教材: 1.《金属学及热处理》 崔忠圻主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 书目 参考教材: 1.《金属学及热处理》王健安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2.《金属热处理原理》戚正风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3.《金属热处理原理》赵连城主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4.《金属学》胡庚祥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授课节次 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为什么要学习该门课程及如何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以及材料科学的属性与地位; 2、牢固建立以下概念,即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性能四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规律的学科,本课程的研究与学习思路始终围绕这四大要素进行; 3、了解材料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 4、通过一些实例,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 1、掌握材料科学四大研究要素,明确改善性能不仅可以通过改变化学成分,还可以通过加工工艺的改变,进而改变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途径。 2、熟悉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在掌握基础概念的基础上,熟悉有关性能的术语、符号意义及应用场合,并了解其测定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时间 09.8.31 地点 3409 教学目的 与要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