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 要 行业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潍坊高新城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了“红领党建”工程,在发挥党建作用、凝聚用好专业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 党校 企业 人才 发展

潍坊高新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潍坊高新区管委会出资设立的国有控股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热力供暖、市政建设、物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是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主体,2009年5月成立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党员126人。20147年6月,公司党委被评为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 一、一家企业党校的背后

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党组织在凝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10年6月公司党委成立企业党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建立起高新城投党校、项目分校和企业党建网站三级网络,变党员随意、零碎、短期、表层的学习为有计划、系统、长期和深层次的学习,为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平台;在教育培训党员的同时,拓宽企业党建领域,积极向非党员中的业务骨干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延伸,内容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新时期党建理论、制度创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等,为企业更好地培训各类经营管理人才。自党校成立以来,已开办各类培训136期次,培训党员职工、入党积极分子、技术骨干900余人次。公司党委在培养学习型党员的基础上,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企业,实行全部员工学习培训达标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直接列入年度综合考评。普通员工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管理人员不少于70个小时,部门经理必须达到120小时以上,并与潍坊学院合作对口培养技术人才。通过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更好地统一了党员职工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团结、凝聚、领导、引导、监督、促进作用。 二、一支“红领”团队的力量

作为高新区的国有企业,高新城投既致力于引育高端技术管理“白领”人才,也大力培养政治坚定、模范先进、技能一流的“红领”人才,积极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团结到党组织周围,为企业自主创新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公司党委大力推行“白领”变“红领”、“红领”上讲台、“红领先锋”评选等特色做法,激发广大党员在政治上求“红”、在技术上求“精”、在工作上求“进”、在贡献上求“多”的积极性。一批生产一线的普通技术工人,受到所在部门党员的影响,先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如今已成为所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并光荣加入党组织。为培养一大批既懂党务又懂生产的复合型人才,公司党委每年都把党支部中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员骨干选配到班子中来,使党的领导渗透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使党员成为企业内部政治上的“红人”和企业内部经营上的“能人”。 三、一名党员带活一个项目

公司党委紧紧结合党员岗位实际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公司党员提出了“思想觉悟高于一般职工、业务技能高于一般职工、工作业绩高于一般职工,争创一流党员”的“三高一流”要求,在生产工作一线深化推广了“三比”职工劳动竞赛,深入推行了党员示范岗、党员指导岗的创建活动,切实发挥了党员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

公司还专门成立了负责文体活动的员工部,除了定期组织开展企业金点子征集、技术竞赛等活动,还积极开展文艺汇演、廉政文化进企业、革命传统教育等内涵丰富的活动,并与群团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红色旅游以及扶贫帮困等活动,从而变党员教育的形式由“静态”为“动态”,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通过在战略、项目、研发、营销等重要环节组建支部,部门设立党小组,有效地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渗透到公司各个领域,增强了党组织的导向作用,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生产、管理、营销等各领域的人才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先后收集到各种建议意见280多条,现已有136

条建议意见被采纳落实。

四、一个平台打造一片天地

聚才是基础,用才是根本。公司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要求,强化使用人才、用好人才的责任,着力搭建组织活动载体和作用发挥平台,积极引导各类专业人才在战略发展、科学决策、技术攻关等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发挥作用。公司成立由14名专家组成的决策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人才党员恳谈会,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协商交流,增强人才建功立业、服务大局的意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在党员中普遍开展了“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我为企业文化进一言、我为企业团队荐一才”的“三个一”活动,和“业务技术钻在前、生产经营干在前、危难险重冲在前、敬业奉献走在前、带动职工做在前”的“五在前”活动,引导“红领”人才争当业务标兵、创新表率和岗位先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的整合了人力资源和市场经营优势,把高新城投打造成为兼有实体业态与资本运作双重业务职能的城市综合运营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