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1《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与评价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与评价目标如下:

1. 教学目标

⑴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和检测的认识模型。

⑵通过含钠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过程,建立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联。 ⑶通过对钠着火灭火方式的思考,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赞扬消防官兵的敬业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2. 评价目标

⑴通过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及其转化思路的认识水平。 ⑵通过对钠着火灭火方式的思考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知水平。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以趣味实验→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法: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

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投影并介绍:生活中的钠的化合物,使学生感受钠的化合物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知水平。 第二环节:知识探究、思维培养 (一)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1. 氧化钠

在对氧化钙性质的基础上知识迁移学习氧化钠的性质。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角度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2.过氧化钠的性质

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 设计“滴水生火”趣味实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分析:“滴水生火”实验的现象,可推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进而燃烧,产物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3-5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在学生分析实验产物,尝试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后,老师完成以下内容: ①板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②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③介绍过氧化钠因具有强氧化性而具备的漂白、杀菌的作用。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实现如下目的:

①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从问题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②从微观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进一步强化氧化还原的知识。

③由过氧化钠的性质联系过氧化钠的用途,使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⑵“吹气生火”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①板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②讲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来源。

在妙趣横生的实验探讨中,在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中,学生通过详细实验分析和方程式分析,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过氧化钠的性质,顺利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⑶多媒体上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Na2O与Na2O2性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⑷知识提升

【交流思考1】在天津港大爆炸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有了很大损失,大爆炸的物质中就有钠,钠着火了怎么办?

【交流思考2】钠单质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

思考与交流的问题设计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赞扬消防官兵的敬业、爱国精神。同时两个思考与交流问题的设置,既是对钠的氧化物知识的复习和运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与NaHCO3知识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环节: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

1. 对于Na2CO3与NaHCO3两者溶解性差异实验及水溶液性质的检验。操作比较简单,但有些差异比较细微,除了需要用眼仔细观察外,还需要触摸感受。所以我采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2.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实验探究。我设置的是演示实验,通过一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出两者热稳定性的差异。

3.在多媒体上的表格中总结归中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4.在完成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后,又设置两个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交流思考2】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以上两个问题,我及时给予点评、总结。(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这两个交流思考,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和整理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解决两种盐的相互转换及鉴别的问题。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此时,教学活动已接近尾声,我启发学生回顾、再现知识,利用板书梳理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简明扼要的写出Na2O与Na2O2,Na2CO3

与NaHCO3的主要性质即可。(见附表) 教学评价:

本节课依据构建主义理论,我设置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两个趣味实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学生很想知道什么物质具有这样的性质,激发起学生强力的求知欲。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情趣。同时又依据知识特点,用实验探究来完成对钠的几种化合物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除此外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学习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