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理学4-7章复习题

第四章

缩醛磷脂、β-氧化、肉毒碱(作用)、配基载体蛋白(ACP)和辅酶A、石油微生物(烃微生物)、末端氧化、亚末端氧化、两末端氧化、单加氧酶(羟化酶)、双加氧酶、环裂底物(3种)、邻位裂解途径、间位裂解途径、龙胆酸途径、生物转化

1.微生物细胞中的脂类物质主要是哪些?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2.简述微生物细胞中的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3.简述微生物细胞中磷脂酸和磷脂的生物合成过程。 4.简述微生物对中性脂的分解代谢过程。

5.与动、植物的脂酶比较,微生物产生的脂酶有何特点?有何应用价值?

6.甾类化合物在人体中有何重要作用?举例说明微生物对甾类的转化作用极其重要应用价值。

7.能降解烃类的微生物主要是哪些类群?微生物对烃类的氧化和降解有何重要应用价值? 8.什么是石油微生物(烃微生物)?微生物对正烷烃的氧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9.微生物对芳香类化合物的降解有何重要意义?大多数芳香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有何共同点?降解的方式(两种)?能分解芳香类化合物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类群? 10.试分析微生物的糖代谢,氮代谢,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互联系。 11.脂肪酸合成的调节作用。

12.柠檬酸在真核微生物的脂肪酸合成中的意义(调控作用)。 13.软脂酸的合成与β-氧化途径的区别(8点,不要求展开说明),意义所在。 14.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条件及意义所在。

15.微生物对甾类的转化作用——羟化、双键、环化、开环、酮基

第五章

生物固氮;乙炔还原法;固氮酶(2个组分,作用);铁钼辅因子FeMo-co;互生固氮酶;豆血红蛋白;氨效应(作用及机制的2方面,实验证据,谷氨酰胺合成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氨的开关效应;钼调节(合成无活性、不合成);氨的同化(5条途径);硝酸盐还原(异化、同化,涉及2类硝酸还原酶);氨基酸脱羧(酶、产物及作用意义);氨基酸脱氨(3种——氧化性2种、非氧化性4种、Stickland);Stickland反应;氨基酸消旋酶;转氨酶(3族的差异)

1.什么是生物固氮的氨效应?氨效应是如何发生的(机理)?有何生理意义? 2.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是如何与豆科植物的氮代谢相联系的?(氨的同化)

3.为什么说氨的同化是微生物无机氮代谢的中心?微生物对氨的同化有哪些主要途径? 4.好氧性自生固氮菌,固氮蓝细菌和根瘤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氧气,而氧的存在可使固氮酶不可逆失活,它们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5.氨基酸合成的途径(了解6组——按原料分,赖氨酸合成途径不同)?了解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两种代表性产品——谷氨酸与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6.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分解包括那几个基本方面?(按氨基、羧基分类,再细化)

7.从原料来源(氮、硫、碳骨架)基本合成方式方面掌握微生物氨基酸合成代谢的概况。 8.微生物对核酸的分解作用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9.生物固氮所具备的条件?生化机制及过程? 10.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第六章

自养菌;化能无机营养菌;光能无机营养菌;硝化细菌(产能机制);硫化细菌;铁细菌(产能机制)、氢细菌(氢化酶,机制);氢化酶(2种,意义)、氢效应(现象及机理)、铁硫菌蓝蛋白(褐铜蛋白);循环光合系统;非循环光合系统;APS(腺苷酰硫酸,意义);卡尔文循环;还原性三羧酸循环;还原性单羧酸循环;厌氧乙酰CoA途径;羟基丙酸途径;甲基营养菌(类型分类、能量、同化);还原力(自养菌的3种方式);反向电子传递(供能情况产生还原力);细菌冶金

1.化能无机营养菌包括哪几个基本类群,它们有何主要生理特性?(能量、还原力的获得) 2.硝化细菌的类群?作用机制?

3.光能无机营养菌包括哪几个基本类群,它们有何主要生理特性?

4.化能无机营养菌和光合细菌,蓝细菌同化CO2所需要的还原能力(NADPH2)是如何生成的?

5.试比较光合细菌,蓝细菌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异同点。

6.自养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的实际应用价值?(3方面,重点在细菌冶金) 7.有一类细菌在常规培养条件下能在下述培养基中正常生长: NaNO2 0.1g,NaH2PO4 0.25g,K2HPO4 0.75g,MnSO4·4H2O 0.01g,MgSO4·7H2O 0.03g,Na2CO3 0.1g,蒸馏水1000ml,pH7.2。请回答以下问题:

? ①这类细菌的碳源、氮源、能源来自何处?属什么营养类型?

? ②它们可氧化的底物(电子供体)和最终电子受体是什么?底物氧化的代谢产物是

什么?

? ③它们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ATP和还原力(NADH2)是如何产生的? ? ⑤它们的生长与氧的关系如何?

第七章

自我调节(涉及3方面环节,核心——酶调节、酶活性和酶量);二次生长现象;酶的激活;酶的抑制;共价修饰(5种);变构酶(理论,2种理论模型);酶的诱导;酶的阻遏;前体激活;反馈抑制;反馈阻遏(终产物);组成酶;诱导酶(2种产生方式);终产物阻遏作用;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作用(CRP、cAMP);操纵子学说及介绍的操纵子(5个——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氨酸合成操纵子、组氨酸分解操纵子、半乳糖操纵子);弱化调节(以色氨酸分解操纵子为例机理);鸟苷四磷酸或鸟苷五磷酸(严紧型,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转译水平);自体控制(结合组氨酸分解);能荷及能荷调节;巴斯德效应(4方面的机制);次生代谢的调节(主要相关概念);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脱敏试验

1.与高等动、植物比较,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有哪些主要特点?

2.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胞内自我调节包括哪些主要位点?(3个环节——酶) 3.酶活性的调节(“细”调节)包括哪些基本方式(2种)?酶活性调节的发生机理如何(共价修调节——涉及的种类和例子、变构酶调节)?

4.何为别(变)构酶?别构酶有何特性?别构酶理论的提出有何实验证据(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脱敏试验)? 5.酶合成的调节(“粗”调节)包括哪些基本方式(2种)?试用操纵子学说解释酶的诱导、反馈阻遏的发生机理。

6.什么是葡萄糖效应?什么是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作用?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作用是如何发生

的?对指导生产有何意义?

7.微生物分支代谢途径的调节有哪些主要方式(4种)?其发生机理主要有哪些方面(3方面)?

8.什么是初生代谢(物)?什么是次生代谢(物)?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有何不同特点? 9.次生代谢的调节有哪些主要方面?举例说明。

10.什么是能荷?什么是能荷调节?举例说明(巴斯德效应,机理)。 11.举例说明微生物代谢调节理论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情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