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90458

三、判断题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7、错8、错9、对10、错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错17、错18、错19、对20、错 四、案例分析题

1、(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对教师行为善恶优劣的评价标准。 (2)a、标准要求高 b、示范领域广 c、作用功效长

(3) a、改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辐射作用

b、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示范作用 c、对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提升作用 d、对推进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4)结合实际所谈的内容只要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构成即可。 2、(1)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与同行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2)教师的劳动同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3)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应变

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开放 高校教育发展的规模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强化

(4)结合实际只要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构成即可。

9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考试试卷(第三章)

(考试说明:本门课程考试统一采用计算机机考方式,时间60分钟,总题量共58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5分,1.5×20=30分) 1、客观地讲,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是( )。

A、问题成堆,不容乐观; B、出现不少问题,但主流是好的; C、教育不适应社会需要; D、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师德滑坡现象; 2、“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这句话突出反映了( )。 A、教育在师德中的重要性; B、师德在高校教师素质中的基础地位;

C、民族在教育中重要性; D、师德在教育中重要性和教育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3、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答案就在( )。 A、国家政策; B、社会体制; C、高校教师; D、高校管理体制;

4、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扩召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增长迅速,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已超过3000万人。这充分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走向( )时代。

A、精英教育; B、国际化教育; C、大众化教育; D、终身化教育;

5、根据国家教育部财务司的统计,目前我国公立高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内、外拨款;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学生或家庭缴纳的学、杂费;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集资办学经费;建立教育基金;承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所取得的收入;学校贷款和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等。以上事实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初步进入了( )时代。 A、投资多元化; B、快速发展; C、个人集资办学; D、社会集资办学;

6、2011年8月17日广东省教育厅官员李小鲁表示,广东已与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国昂热大学、尼斯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澳洲南昆士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促进了广东高等教育质量和层次的提升。上述材料充分表明,高等教育( )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A、大众化; B、精英化; C、多元化; D、国际化;

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职业道德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