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教育技术应用的普及,给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需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教学在一个新的水准下向前推进。而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新教育”,它要求把传统教育的“传授——学习”型,转变为“启发——思考”型,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想学”、“我愿学”、“我会学”的观念上,在新型的“教”与“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可行的手段。针对我校现在已初具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结合我校学生学习不自觉,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思维僵化,但经常喜欢上网,迷恋网络世界的特点,在我市《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课题的指引下,我校教师(语文教师为主,其他部分学科老师为辅)申报了《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

1

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撰写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改名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并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环境:是指目前我校已具备的信息技术条件,我校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在城公办初级中学,已拥有比较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基本能满足课题研究所需的信息技术环境要求。

2、语文教学:这里是指我国九年义务教学阶段中的七、八、九年级初中语文教学,我们以人教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九年级共6本书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3、创新思维能力:这里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引导和训练,重点是在语文活动课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自主、快乐、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智慧和各种能力,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生长和发展的,是不断构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新课改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习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利用现代化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素养。

3、创新教育理论:通过教育教学等途径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四、研究目标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在语文教学(重点是活动课教学和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创作思维,提高语文成绩,实现素质教育任务。

五、研究内容

1、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我校原有的语文教学经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优化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做到教学相长。

2、根据语文实用性、工具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

3、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丰富的作文写作素材,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学生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在进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洽师生关系,培育良好的教学环境。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看法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写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及其理由。

2、行为指导法:对老师和学生运用多媒体途径和方法进行指导。

3

3、心得交流法:

①教师之间座谈,相互交流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并积极撰写论文等。

②学生之间交流,让他们说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带给他们的新感受和新收获,并讨论如何让老师进一步改进教学。

4、测验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检测,如活动课开展成效和收获,作文写作能力的创新情况。

5、设问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敢质疑、会质疑、能解疑。 6、对比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情况、写作能力提高情况、学生语文成绩和语文综合素质前后对比,从纵向和横向去进行。

七、研究步骤

1、2006年6月—2006年10月

组织调研和收集有关信息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选择课题,明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向总课题组提交课题,申请整理课题申报材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研究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11月)

课题开题前: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分工,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编写开题论证报告,部署研究任务,组织开题论证会。

课题开题后:本课题组成员按新课程、新课本、新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和条件,通过研究形成一些优秀教学案例和优秀课件等成果,召开骨干教师教学研讨会,培养和建立一支观念新、

4

素质高、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队伍。

3、中期总结(2008年9月—2008年12月)

整理收集前期课题研究材料,总结前期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撰写中期报告,接受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改进研究方法,完善研究成果。

4、结题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完成论文、教案、课件的会编工作、制作电子文档和课题成果专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填写好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做好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按时结题。

八、研究成果

(一)自课题立项,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环境、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执行研究方案,完善研究内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我校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要求学生记住这个、记住那个,把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强压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工具,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但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教师认识到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就必须改变原有的陈旧的落后的教学理念,把现代信息技术用到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狭窄和封闭的时空中走出来,了解语文学科的深奥性,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