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 鲁经信改字?2011?23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地区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快我省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强省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10+40+13”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组织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全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我省制造业实现长足发展,规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规模总量和效益跃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以年均18.9%的速度增长,比全省生产总值(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高5.8个和1.3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年末,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总数达到45180户,比2005年年末增加76.3%,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6.1%。“十一五”期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年均分别增长26.3%、29.2%、28%,2010年分别达到80784亿元、5153亿元、8140亿元,分别占工业的90.6%、85.3%、84%,与2005年相比,占比分别提高了3.1个、15个、11.1个百分点。
(二)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万亿元。通过不断地技术改造,企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明显优化。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3.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8.1个百分点,占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16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35.2%,比2005年提高11.1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2010年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占比由19.8%提高到34.2%,轮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36.3%,旋窑水泥产能占比由32%提高到85%,钢材板管比由31.1%提高到44.8%,涂布纸、印刷书写纸、涂布白纸板、新闻纸等纸品质量档次和竞争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家用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新的增长点。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瑞替普酶、基因工程唾液酸等生物药物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第三代移动通信(3G)、平板电视、射频识别(RFID)、光电子、太阳能光伏光热等产业蓬勃发展,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体育用品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目前全省拥有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266个、中国驰名商标355件。
(三)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0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74家、行业技术中心33家、工业设计中心19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6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8.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1万件;授权专利4.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00多件。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万多项,其中达到国际和国内先
进水平的占46.5%。自主研发的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2项获二等奖。全省重点培育的148家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5.9%,开发新产品、新技术74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在工业领域有42个“泰山学者”岗位、8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百名技术创新专家库和88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4.2万人,占中心所在企业从业人员的9.3%,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1万人。
(四)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以超过19%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1.8亿元。全省拥有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5个、省级信息产业园29个,国家级软件园2个、省级软件园13个。高端容错服务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移动通信装备、光电子及新型电子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新突破。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一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产品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95%的规模以上机械、服装和家电企业中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在90%的规模以上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流程型生产企
业得到应用,近6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产品设计周期缩短75%,生产自动控制率达95%,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
(五)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09年全省工业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36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0.2%,工业百强入围门槛由2005年的34.3亿元提高到65.6亿元。工业百强企业中,制造业占88户,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百强的83.7%,其中60户制造业企业收入过100亿元、6户过500亿元、1户过1000亿元。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0年年末,全省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到356个,比2005年增加266个,集群内企业达9.2万户,从业人员74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3.3万亿元、利税253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161个、过100亿元的96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139个、87个。培育了50个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建了42个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青岛市家电及电子信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德州市生物产业等7个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基地。
(六)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全省如期完成了“十一五”万元GDP能耗降低22%的任务目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总量减排目标。重点培育了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