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教学总结

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

2010年4月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C 3.A 4.D 5.C 6.C 7.B 8.D 9.A 10.A 11.B 12.A 13.D 14.C15.A16.A17.A18.B19.B20.C

二、填空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22.【认知需要 学生自我提高需要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23.【教育目标分类 掌握学习理论】 24.【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 25.【冲动型 反省型】 26.【行为 条件 标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7.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8.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29.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的。

30.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31.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答: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并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33.答:(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 (5)过度学习。 (6)记忆术。

34.答:一般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发展思维训练。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35.答:(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36.答:(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答:(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材料。

首先应该突出重点,以若干能够起到组织作用的材料为核心。

其次。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便于理解,在编写材料或组织呈现教学内容时,应尽量以浅近的文字或符号强调教材或方法的要点。教材的编写与提示应针对主要概念而叙述,要注意避免过分冗长而失落要义。

最后,还应尽量将内容与要求相似的教学单位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排列。 (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38.答: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守以下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