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含答案)

1.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亲代与子代

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 变异。

2.具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 状为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3.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 离。

4.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 在。

5.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 性状。

6.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称为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获得的实验结果比较可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填表]

实验过程 (1)P具有相对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三、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填图]

说明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操作和模拟对象[填表]

实验操作 ①取两个小罐,标号1、2 ②在两罐内各放50个红色小球和绿色小球 ③将罐中小球充分混合 模拟对象 a.1号罐中的小球为两种雌配子,2号罐中的小球为两种雄配子 b.红球为基因A,绿球为基因a 分别从两个小罐中各抓取一个小球放在一起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的合子类型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罐中,重复多次,记录结果 2.结果分析

(1)基因组合比为AA∶Aa∶aa=1∶2∶1。 (2)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自然状态下的豌豆一般是纯种(√) (2)凡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3)杂种后代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4)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称等位基因(×) (5)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对出现(×)

(6)Aa产生的雌配子A和雄配子a数量相等(×)

2.豌豆非常适合做遗传实验的材料,主要是因为豌豆( ) A.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 B.花颜色鲜艳易招引昆虫前来传粉 C.相对性状多,易选择

解析:选A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故

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结果更可靠。

3.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解析:选B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及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都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4.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解析:选B 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 A.显性性状 B.相对性状 C.隐性性状

解析:选C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6.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罐中的小球代表亲本产生的配子 B.每次取出的小球记录后无需放回小罐 C.摇动小罐使罐内小球充分混匀

解析:选B 小罐中的小球代表亲本产生的配子;每次抓取小球,统计的小球必需放回罐内,并且要进行多次,次数越多越好;每次抓取小球以前必须摇动小罐,使彩球充分混合,确保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

7.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体(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多,雌配子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

解析:选B 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雄配子多,雌配子少。但(Aa)高等植物能产生A、a两种雌配子,比例为1∶1,或产生A、a两种雄配子,比例为1∶1。

核心要点?一?|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